中國公車改革全面啟動 順應民心期待新政顯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7 11:27 來源: 中國廣播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滋生腐敗、浪費資源、分配不公、道路擁堵、空氣污染,這是很多人眼中公車消費的五宗罪,也讓公務用車不得不面對改革的疾風驟雨。一直進展緩慢的公車改革,現在終於有了實實在在的舉措。

    中辦、國辦16日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幹部用車和一般公務用車,改為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國家機關的補貼標準是: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拍賣、取消的公務用車採取公開拍賣等方式公開處置,處置結果向社會公開。

    改革開放以來最大力度的公車改革由此拉開大幕,它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呼應了長期以來公眾的關切。專家測算,公車改革措施到位後,每年減少的支出將超過1500億元。

    在行政體制改革領域,公車改革絕對是難啃的硬骨頭。從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發《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算起,公車改革已經有20年時間。但是,改革進程長期裹足不前,沒有真正起步。在一些地方,超編配車、公車私用的勢頭依然強勁。而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公車改革必然會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如何保證改革措施不走樣、改革效果不縮水?如何避免既拿補貼又坐車?就公眾關心的這些問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給出了解答。

    連維良:一是釜底抽薪。這次公車改革,除了通信、機要和執法執勤等少量的特殊業務用車以外,其他的公務用車都要改。這在一定意義上,既拿錢又坐車的基礎就不存在了。此外,車沒有了,但是會不會變相使用基層和其他方面的車輛?這種情況在以前的車改當中的確出現過,所以這次專門做了6個“不準”的規定,其中有一條是,不準以任何形式借用、挪用和變相利用基層單位的車輛。

    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幹部用車,實現普通公務出行社會化,公車改革再也不是“幹打雷、不下雨”。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對此進行解讀。

    經濟之聲:中央本級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執行和2014年預算安排情況顯示,中央本級2013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執行數為71.54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2.53億元。那麼,全國到底有多少輛公車?這個數字,好像至今依然是個謎。我們看到的統計數據説,去年全國大約有230萬輛公車。這和您掌握的數據一致嗎?過去,圍繞公車消費,最主要的弊端是什麼?

    汪玉凱:對中國目前的公車數量,確實説法不一,官方公佈的數據可能要少一些,老百姓感覺的可能會多一些。有報道説,全國包括黨政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內的公車加起來接近400萬輛,每年消費支出高達3000億人民幣。

    公車消費方面的弊端是非常明顯的。它滋生了“車輪上的腐敗”,大量消耗了資源,消耗了國家的財政支出,也增加了納稅人的分擔,甚至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我認為公車過多以後,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

    經濟之聲:其實公車改革由來已久,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但改革效果很不理想。過去我們説,從下至上的這種路徑缺乏強大的動力,現在這次公車改革是自上而下,效果是不是會很不一樣?

    汪玉凱:有的改革需要自下而上,有的改革必須要自上而下。像公車這類改革,可以在下面先進行一些試點,當經驗比較成熟以後,必須要下定決心從上而下進行改革。這一次改革的決心是很大的,儘管過去我們20年的改革走了很多彎路,但現在終於下了決心,在各地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一個全面進行公車改革的方案,這次改革的決心和頂層設計,有可能使我們過去長期難以找到突破口的公車改革能取得重大進展。

    編輯部觀點:公車改革順應民心 細緻安排必能凸顯成效

    經濟之聲評論員陳愛海:昨天公車改革方案和指導意見公佈後,我們注意到互聯網上,這條消息在各大微博微信賬號的轉發和評論量短時間內都是成千上萬的,足見公眾對這項改革的關注。

    可以説,大多數人是對此表示歡迎、持樂觀態度的。也有一些人表達了擔憂,比如,會不會出現多拿了錢還繼續坐車的情況?收回的公車會不會以很低的價格賣給本來坐著公車的領導幹部?會不會像以前很多時候一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樣的擔心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仔細看看這個改革方案和指導意見,就會發現它的規定非常具體細緻,取消哪些保留哪些,取消之後怎麼出行、怎麼補貼,現有公車怎麼處理,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等什麼時候完成改革,中央和國家機關首批取消公車的數量,甚至公車取消之後司機和車隊管理人員怎麼安置都考慮到了。

    一個規定或一項政策,逐條逐項安排得越具體,越具體到細節,就越具有可操作性,越容易達到預期目的。這是常識。公車改革剛開始時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面對這麼順應民心的改革,這麼細緻週到的安排,我想我們有理由期待它凸顯成效。

責任編輯: 郭永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