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層領導人密集召開經濟學者座談會,把脈中國經濟形勢。 7月8日和7月15日,相隔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分別召開了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高層紛紛在會上強調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對政府創新型調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戰、劉世錦、李揚、林毅夫、胡鞍鋼、樊綱參加了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 參加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座談會的學者有李稻葵、宋國青、趙晉平、劉勝軍、柴強、劉迎秋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市場對“增長”與“改革”,“調控”和“市場化”還存在一定的理解誤差。他認為這兩組關係可以在創新中實現平衡。 在本報採訪的多家券商看來,高層一系列清晰統一的表述,無疑給市場吃下 “定心丸”。隨著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持續發力和下半年的投資刺激,全年目標完成基本無虞。 正確把握經濟基本面 伴隨著經濟半年報的陸續出爐,高層也密集強調經濟不斷持續發展。 習近平在7月8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説,實現我們確定的奮鬥目標,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也再一次強調了經濟增長“合理區間”的理念。他説,“沒有水分、實實在在,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保持今年經濟增速在7.5%左右,也要關注物價水平,把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業、收入等民生內容。 就在本週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也再次強調“必須保證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劉培林認為,高層如此強調經濟發展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國作為後發國家,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此外,我們同時也在經歷增速換擋,微觀主體容易形成過度悲觀的預期。 “高層如此強調保持經濟增速正是對當下基本面的正確把握,同時也是對微觀主體預期的引導。”他稱。 創新宏觀調控 官方知情人士曾對本報稱,高層近月的多次內部講話都談到了加強宏觀調控和創新宏觀調控。“這也是最近一次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重要內容。” 這一信號在近期的公開材料中也十分容易發現。 習近平在8日的座談會上表示,我們要立足國情,根據條件變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推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李克強則在15日指出,必須堅持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注重實施定向調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為、統籌施策、精準發力,在調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的力量,有針對性地實施“噴灌”、“滴灌”。 對於下一步的發力方向,李克強15日強調,一要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繼續推進政府自我革命;二要增加公共産品有效供給,通過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資本多元投入格局。三要支持實體經濟做強。 多領域改革 目前的中國不僅處於經濟增長換擋期,各個領域也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在8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我國具備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我們牢牢把握著我國發展主動權。“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的著力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結合點,在轉方式、調結構、保民生、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王戰、劉世錦、李揚、林毅夫、胡鞍鋼、樊綱等專家表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有效實施一些兼顧當前和長期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要加大改革落實力度,不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增強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在15日的座談會上李稻葵、宋國青、趙晉平、劉勝軍、柴強、劉迎秋等專家學者,圍繞宏觀經濟、金融、外貿、體制改革、房地産、民營經濟等談了看法。 李克強稱,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也包括體制機制創新,我國在這方面空間很大。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光有資金投入是不行的,體制機制也是重要的“資本”和紅利。通過深化改革搞活體制機制,將産生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王子約)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