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769.3億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9 07:4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18日公佈上半年全市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據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76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2%,增速比1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雖然這一增速與往年相比不算高,但首都經濟高端引領特徵明顯,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三大高端服務業對上半年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夏沁芳表示,總體上看,全市經濟增速處於合理區間,增長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

    亮點一:高端服務業增速遠超房地産

    數據顯示,上半年第一産業增加值68.9億元,增長0.7%,增速回落2.6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1974.5億元,增長6.9%,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7725.9億元,增長7.3%,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三次産業佔地區生産總值的份額為0.7:20.2:79.1,第三産業所佔比重直逼80%。北京第三産業發展的高端化特徵進一步顯現。

    細看數據,上半年,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3%。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增加值839.4億元,增長12.6%;金融業增加值1606億元,增長12.5%;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增加值838億元,增長9.3%。三大高端服務業增速,遠高於批發零售、房地産、租賃與商務服務等普通三産行業。

    “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7.2%的增長中,有3.8個百分點是由這三個行業貢獻。”夏沁芳透露,這種“高端引領”的特徵同樣體現在了區域的角度,北京市六大高端産業功能區1至5月的收入增長10.1%,對全市收入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六成。中關村、金融街、CBD等六大高端産業功能區創造了全市九成以上的高技術製造業收入,八成以上的信息服務業收入,六成以上的科技服務業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科技創新對全市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量在增強。在中關村,環保産業悄然成為第二大産業,碧水源、愛社時代、仁創科技等為代表的上千家節能環保企業正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服務北京及全國的企業節能改造和環境改善。1至5月,中關村收入增長14.3%,快於全市收入增速7.1個百分點。

    其中,環境保護領域的收入增長42.4%,電子信息領域收入增長24%,這兩個領域都是創新比較活躍的領域。

    從中關村總收入的內部結構來看,技術含量也在提升。1至5月中關村技術收入增速達到19.7%,比總收入的增速高出5.4個百分點,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12.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説明創新驅動成效顯著。

    亮點二:經濟發展綠色指數逐年提升

    首都經濟高端引領的特徵在工業領域同樣突出。上半年,代表未來産業發展方向的戰略型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了14.9%,對工業貢獻率超過50%,也就是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半年6.3%的增長中,大約3.2個百分點都是由戰略型新興産業創造。

    上半年,北京市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的同時,工業效益提升速度也在加快。

    1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增速比全國、上海、天津分別高2.2個、4.1個和13.8個百分點,也高於營業收入增速6.9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受國家加快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帶動,北京市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利潤高速增長,尤其鐵路設備製造1至5月實現利潤總額10.2億元,同比增長3.4倍,高於營業收入增速260.1個百分點。總部型電力企業如國家電網公司拓展金融投資領域,投資收益大幅增加,也帶動電力行業利潤快速增長。1至5月,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59億元,同比增長51.1%。

    為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北京市工業企業正在加快産品結構調整,提升高附加值産品的比重。

    在北汽福田與戴姆勒的現代化合資工廠,生産線上已經清一色國4、京5排放的高端環保重卡;北京奔馳的龐大總裝車間,專供中國市場的長軸距C級轎車即將投産;北汽新能源的純電動車則在過去兩個月取得了超過200輛的私人訂單,年底開始推出的所有電動新車都將升級為超炫的全液晶觸摸屏。

    結構調整過程雖苦,但結果喜人,如今,北京經濟發展綠色指數逐年提升。

    夏沁芳介紹,今年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業的增加值佔工業比重,比去年同期再下降1.9個百分點,大約只佔到25%左右。企業節能降耗同樣成效明顯,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9.4%,預計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會高於全國4.2%的降幅。

    亮點三:網購對消費增長貢獻率過半

    經濟增速穩中有升,居民收入也持續增長。上半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1997元,增長10.3%。腰包鼓了,消費自然給力。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7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增速比1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

    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3919.9億元,增長8.3%,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352.8億元,下降0.2%,降幅收窄1.8個百分點。從商品類值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9.7%、12.6%、8.7%,而金銀珠寶類,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商品零售額分別下降14.7%和3.6%。

    值得注意的是,浩浩蕩蕩的“網購大軍”已成為穩定消費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上半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5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6%,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

    展望下半年北京經濟形勢,夏沁芳分析,上半年北京經濟增速比一季度略有回升,主要由於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都有所回升,下半年北京經濟形勢複雜,有利與不利的形勢並存,而且北京正處於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治理大城市病的經濟轉型期,因此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國際經濟形勢在總體改善,全國經濟也有企穩跡象,北京企業生産經營信心和消費者信心都出現了明顯回升,支撐經濟穩步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增加,預計全年經濟有望持續穩中向好的態勢。(記者 崔樂 涂露芳)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