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時節華北黃淮防暑 閩浙滬需防颱風影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3 16:09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7月23日,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暑”到來,這時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我國各地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乾旱、暴雨、強對流天氣也較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禦颱風和田間管理等工作最為關鍵。高溫天氣下,公眾儘量減少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鍊或者從事體力勞動,預防中暑。

    大暑時節 華北黃淮連日高溫 沿海地區連遇颱風

    近日,華北、黃淮等地持續高溫,多地紛紛發佈高溫預警。據今日(7月23日)中央氣象臺06時發佈的高溫預警消息顯示,預計今天(7月23日)白天,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和中西部、華南大部、四川東部、重慶以及新疆大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安徽中南部、湖北中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大部、廣東西北部、廣西北部、重慶大部,四川東北部和東南部以及新疆北部、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局地可達40℃。

    氣象專家提醒公眾特別是戶外作業人員,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儘量避開高溫特別是午後進行戶外活動或作業;對老、弱、病、幼等對高溫比較敏感的群體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有關部門應注意防範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大而引發火災。

    另外,受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的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多大風暴雨天氣。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江南華南早稻區應搶晴收穫 北方旱區要及時灌溉

    大暑期間的高溫是正常現象,此時,如果沒有充足的光照,喜溫的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但連續出現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對水稻等作物成長十分不利。預計本週,東北、華北、黃淮、江淮、華南東部沿海等地將出現30~60毫米,局部80~200毫米降水,局地強降水易造成低窪農田短時積水或內澇。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華南等地將出現日最高氣溫點35℃的高溫天氣,不利於玉米灌漿成熟、一季稻拔節、晚稻移栽返青和棉花開花結鈴。另外,今年第10號颱風 “麥德姆”帶來的強風暴雨將對台灣、福建、浙江沿海地區蔬菜生産、芒果和葡萄等水果生産、水産養殖、農業設施及成熟早稻收穫晾曬等産生不利影響,給農林漁業生産造成損失。

    對此,農氣專家建議,江南、華南早稻産區應搶晴收穫、晾曬成熟早稻;晚稻産區應抓緊整田,適時移栽並採取灌水護苗等措施,防止高溫灼傷秧苗,提高秧苗的返青成活率;一季稻區要加強田間水肥管理,為後期産量提升打下基礎。西北地區要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收穫春小麥,力爭顆粒歸倉。棉花産區應及時整枝打頂,改善棉田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棉花蕾鈴脫落。降水偏多地區要及時清溝排澇,減輕暴雨洪澇的不利影響;北方旱區要積極組織水源,及時灌溉,減輕乾旱對秋收作物的不利影響。東南沿海地區應在颱風來臨前及時搶收成熟早稻、應季蔬菜和葡萄、桃、李等果實,並做好防雨工作;提早做好果樹、水産養殖和農業設施加固工作,颱風過後及時修復損毀設施;保持農田和果園溝渠暢通,颱風過後及時排澇。各地也應做好稻瘟病、棉鈴蟲等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

    預防情緒中暑 飲食注意健脾化濕

    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等疾病。此時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儘量做到“心靜自然涼”。若出現多思多慮,多與他人交流講述,避免思慮愁緒蘊結于內。可多聽輕鬆舒緩的音樂,在早晚溫度適宜的時候多於戶外行走換氣。

    大暑時節健脾化濕為第一要務。宜多食各類穀物、蓮子、山藥、薏米、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濕之物。牛奶和性涼性平的肉類如鴨肉、鴿肉等也是此時節適宜佳品。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