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繁華漸褪,尷尬“自住房”何去何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7 18:4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 魯暢、孔祥鑫)一度炙手可熱的北京商品房市場繁華漸褪,“量價齊跌”讓不少購房者置身觀望狀態。而受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不少搖中自住型商品房的購房者也紛紛放棄選房,自住房現“棄購潮”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

    或許“棄購潮”只是一時一地的偽命題,或許自住型商品房依然不可替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場變局正在悄然發生的背景下,自住房政策也應順勢而為,更加細化,避免“棄購”現象影響“夾心層”購房需求。

    低迷行情難言見底

    據有關數據統計,7月中旬,北京市住宅(新宅和二手住宅)網簽量3795套,與上月中旬同期相比下跌19.7%;其中,住宅新房網簽量為1607套,同比上月同期下跌22.4%;二手住宅網簽量為2188套,同比上月同期下跌17.6%。

    “市場濃重的觀望情緒依然未見緩解,北京樓市交易量持續在低位徘徊。”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説,在北京的新房和二手住宅均價基本跌掉10%的情況下,市場再度進入到一個買賣雙方的博弈期,如果三季度交易量繼續低迷的話,那麼北京房價或將迎來第二輪價格回落期。

    “第4個自住型商品房項目剛剛入市,貢獻了84.5%的供應佔比,除自住房外的商品房供應僅為272套,且以中高端、大戶型為主。”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張旭認為,目前,北京純商品住宅價格方面暫時處於僵持階段,在全國樓市接近普遍下降以及房企庫存高企的壓力下,價格下行的趨勢進一步增加。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更多的自住房項目入市,對剛需購房需求的牽制影響將更為明顯,市場處於持續性觀望階段。但與此同時,購房者的觀望態度在自住房搖號上也顯現出來,從一號難求的火爆申請到近期“棄購潮”出現,許多商品房樓盤出現或明或暗降價的現象前,自住房對購房者的吸引力度似乎也在減弱。

    “棄購”頻頻事出有因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經有4個自住型商品房項目進行了搖號,眾多家庭搖中後棄購屢見報道:首個搖號的金隅匯星苑,349戶家庭放棄選房資格,放棄選房佔比約兩成;首創悅都匯項目,選房第一天,700戶中簽家庭共認購296套,接近六成的家庭未成功選房。

    據了解,開發商金隅嘉業對603戶棄購家庭進行了隨機回訪,接受訪問的70戶家庭中,大部分家庭表示是由於支付能力有限而放棄了選房。實際上,這部分家庭並沒有做好購房的準備。也有多位接受採訪棄購者表示,戶型不滿意、相關配套不全是他們決定棄購的原因。

    “自住房的申請門檻很低、申請程序並不複雜,很多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申請。”金隅嘉業市場營銷部經理陳玉謙解釋説,很多人都是同時申購很多的自住房項目,真正中簽選房的時候卻因為對項目不滿意或沒有做好買房準備而棄購。

    “搖中了位於大興的自住型商品房項目,還在猶豫要不要買。”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尹先生對記者説:“北京房價不再像以前那麼瘋漲,我也在考慮是否要買商品房。今年還會有很多自住型商品房入市,希望能挑個交通便利的地段購買。”

    雖然棄購情況頻出,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只是一種假象。“匯星苑和匯景苑兩個項目分別搖出了2倍和3倍的房源的候選購房者,這個數量基本會把房源全部選掉。陳玉謙説,即便是這些人還沒有選完房源,還有十幾萬的申請人,基本不會出現房子沒人選的情況。

    陳玉謙認為,自住房的價格優勢依然明顯。“以位於東壩的項目—金隅匯景苑為例,項目定價是每平方米2.2萬元,而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在3.5萬元左右。”

    政策“一勞永逸”是市場大忌

    值得注意的是,棄購率不斷攀高,一方面會誤導購房者,影響真正有需求的家庭選房,另一方面也會讓監管部門對市場的需求無法真正掌握,影響自住房項目的實施效果甚至影響未來政策決策。

    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隨著更多自住房項目入市,其在選址、定價、網申、搖號環節的問題逐漸暴露,下一步應將政策設計逐步細化。“可對申請人的申請和購買做出限制,比如棄購幾次暫停資格。在定價方面,由於商品房市場持續低迷,可在自住房項目上市後再做定價,始終保持低於當時周邊商品房均價30%的價格,確保價格優勢。”

    影響購房者決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買方市場”下北京商品房的成交數量。“成交的回升將取決於購房者何時結束觀望回歸市場。”張旭分析稱,近期純商品住宅期房項目入市較少,自住房項目也尚未進入網簽,成交難有明顯的上漲。

責任編輯: 楊程新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