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在今年10月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依法治國成為眾望所歸的議題也與當前的反腐形勢密切相關,尤其是十八大之後,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上打老虎、下拍蒼蠅”,查貪不預警、反腐無禁區,這一系列的反腐舉措獲得了公眾的大力支持,強化了對黨和國家的信賴。 在打老虎與拍蒼蠅後,依法治國進行制度建設才是歸宿。只有它才能傳遞一個鮮明的信號:無論什麼人,無論職位有多高,只要觸犯國法,就要嚴厲懲處。但查處個案並不能杜絕下一個個案,更重要的是打造制度籠子關住權力,而這就涉及依法治國這個亟待研討的課題。 在眾多因貪腐落馬的官員裏,不少還是頗有才華和建樹的領導幹部,人們在痛恨他們貪污腐化的同時,也在嘆惜一些人“失足成恨”。透過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腐敗問題的産生,有體制不健全造成權力濫用的原因,也有領導幹部在做人與做官上存在問題所致。 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經撰文《做人與做官》,他提到:“領導幹部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是一個普通的百姓,要會做人,做好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潔身自好,做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領導幹部又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其一言一行對社會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尤其是高級領導幹部言行可能關係國家的命運、民心的向背,決不能等閒視之。 習近平在文中還説:“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帝國的崩潰、王朝的覆滅、執政黨的下臺,無不與其當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踐德有關,無不與其當權者作風不正、腐敗盛行、喪失人心有關。” 換句話説,領導幹部如果在做人做官的問題上失去律己之心,隨波逐流,趨利媚俗,放縱自己,就會混淆是非,走上邪路,就可能使國家陷入“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歷史週期律。如今,我們重溫這篇文章,深感其立意高遠,內涵豐富。面對當前的形勢,唯有內外兼修,從兩個方面著手,才能實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幹部清正。 一方面,強化內在約束,正如習近平所言:“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時刻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謙誠態度,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當今社會物欲紛紛,對於領導幹部而言確實誘惑頗多,此時他們就必須坦蕩做人,一心為民,視民為根,具有“利歸天下,譽屬黎民”的淡泊情懷,努力造福一方、平安一域。 另一方面,就是完善外在的制度,健全黨紀國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過去一段時間,中央在查處腐敗案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階段,應該同時強化制度建設,尤其推出系列“釜底抽薪”的改革舉措,讓權力運轉符合規範,既為人民服務,也接受人民監督。如今,四中全會設定了依法治國的議題,這就意味著中國將迎來制度建設的又一個豐收期。 在自律與他律外,我們還需要建設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不久前,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這就意味著,不僅僅國家機關、領導幹部要行動起來,社會力量也要調動,讓政治生態恢復健康,形成激濁揚清的氛圍。 清代思想家顧炎武在《與公肅甥書》中説:“誠欲正朝廷以正百,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這就是説,要興國安邦正百官,要穩社固稷澤百姓,就必須懲惡揚善,扶正祛邪,弘揚正氣。進而形成“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氛圍,再加上依法治國所推進的制度建設,把權力真正關進籠子,國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穩固,百姓才能安康。(田享華)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