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還沒開門,政務大廳門口就候著一群拎著水瓶子的仲介,一開門就衝了進來,比上班還準時。過去管不了攔不住,現在這些人都不知道去哪兒了。”站在吉林省政務大廳工商所的窗口旁,徐彩晶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這位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務大廳副主任,見證了吉林省開始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的細微變化。自從吉林實行網上免費工商登記驗資平臺後,一些前來辦理的仲介機構自動遁形。 早于特區 吉林省從2012年開始“試水”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甚至早于利用其特區立法權進行該項改革試點的深圳、珠海等地。 但正因吉林沒有立法權,如何拿捏法律的尺度和改革的力度,使改革在法律框架下進行,吉林經驗可以一窺改革決策和實施等過程中的多方角力,成為全國深化改革背景下“先行先試”的生動樣本。 “比深圳、東莞早” 偏居東北,吉林省卻在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一事上先行一步,並與全國深化改革的鼓點合拍。 “放水養魚”,讓市場選擇或淘汰市場主體,2012年8月,吉林省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我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試行意見》(下稱《意見》),推行了“先照後證、註冊資本零首付、驗資e線通、簡化住所登記手續、放寬年檢時限”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這一改革,在全國率先啟動,甚至早于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的深圳、東莞等地。“其後在去深圳考察交流時,對方也沒料到我們的步子邁這麼大。”吉林省工商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意見》由吉林省工商局起草,最終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2012年8月13日發佈。 吉林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臧忠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憶,三個因素促成了吉林這項改革“胎動”:企業反映辦照難、辦照慢的呼聲高;其次國家一直在鼓勵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鼓勵在法律框架下改革創新;其三是吉林發展經濟的觀念比較落後,省政府要求各部門積極探索。 既是大勢所趨,不如及早行動。 儘管改革得到了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阻力仍不容忽視,既來自於其他政府部門,同樣也來自於工商系統內部。 “2012年醞釀改革和《意見》時,有的部門甚至直接給打電話,表示不同意,因而多次徵求各部門意見,做工作。”臧忠生談道。 以“先照後證”為例,對企業而言,好處不言而喻。 辦好營業執照的企業,儘管仍不能開門營業,但是可以進行先期籌建工作,其中多項涉及到以營業執照為前提;與此同時,同期辦理許可證。 一言以蔽之,申辦公司的流程未變,時間縮短。但這項改革對行政審理單位提出了更高的事中、事後監督的要求。 改革前,涉及許可事項的企業申辦者需要先辦好“許可證”,然後拿著許可證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由工商部門來審核、負責。 改革後,工商部門先給企業申請者辦好執照,然後去辦許可證,因誰辦證誰負責、誰辦證誰監管,審批部門被推到“前沿”。 前置審批改革 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長關景富認為,這一舉措也在倒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2013年初,吉林全省各級工商登記窗口推出了“三零服務”,即“註冊資本零首付、登記註冊零收費、市場準入零障礙”,累計為市場主體節約資金近億元,工商登記提前辦結率達到85%以上,直接惠及民營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 根據吉林工商局提供的統計數據,今年3月至6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0.6萬戶,新增註冊資本(金)91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3%和74.5%。 7月30日,吉林森工集團企業管理處處長高晨亮為集團旗下金橋地板集團辦理註冊資本增資,計劃從目前的三個億增加到六個多億元。 他告訴記者,“這次增資既是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如果沒有‘實繳’變為‘認繳’的改革政策,恐怕不會一次性增加三個多億。與此同時,三中全會要求國企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發展員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認繳制為收入和積累相對都比較少的企業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參與國企改制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切開行政審批和仲介服務收費橋梁 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存活、壯大遠非取決於工商登記制度這一項。 7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10位新註冊小微企業主專題座談時表示,要繼續減少前置審批,讓企業放開手腳,“不能像賽場上的障礙欄一樣,跨過一欄還有一欄。” 仍以“先照後證”為例,企業何時能開門營業,辦好了營業執照不算數,取決於“辦證”速度。這進一步要求政府一方面要減少前置審批項目;另一方面轉變工作職能和作風,加強事中服務和事後監管。 近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其中要求切實規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及收費的措施。 “一些地方行政審批前置項目和收費多的問題,實質是政府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不到位所致,因為審批項目多,所以相應地就會有一些收費。”7月29日,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做客中國政府網時表示,規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及收費的措施,其核心就是要切開行政審批和仲介服務收費的聯絡。 砍掉驗資費 與此同時,改革之際,需防止各環節截留改革紅利,工商登記制度亦不例外。 2012年8月以來,吉林省累計有11996戶企業通過驗資e線通平臺免費辦理了驗資業務,累計驗資數額達到251.6億元,為企業節省資金約6300萬元。 根據臧忠生介紹,過去驗資,需要由仲介機構出具驗證報告。而仲介機構出具驗證報告,會根據資金數額向企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而驗資e線通平臺直接砍掉了這部分收費。 這僅是可統計的部分。還有部分企業申辦者因無力提供註冊資金轉而借助仲介,其中支付的費用是隱性的,難以統計。但顯性的是,改革之後,代辦企業註冊的仲介消失不見。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7月發佈的最近統計數據,3月1日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實施以來,激發了市場活力,3月至6月,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440.06萬戶,同比增長20.48%,註冊資本(金)7.22萬億元,同比增長54.37%。其中,新增企業規模主要集聚在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規模段,佔新登記註冊企業的90%以上。 從2014年3月1日在全國鋪開的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惠及中小企業。因而,這些因改革新政而“井噴”的中小企業能否活下來、活得好,是衡量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成敗的重要維度之一。 李克強近日在公開場合指出,政府今後要注重對新註冊企業的財政支持和金融服務。要把該放的放掉,該管的管住,該扶的扶好。如何為這些新生的企業營造易於存活的土壤,是改革者們正在求解的問題。(秦夕雅 薛丹丹 鄭娜)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