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黃金期”後怎救援?——點擊災區四大焦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7 20:1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昆明8月7日電(記者 羅宇凡、李懷岩、李萌、李放)截至目前,地震災區的“72小時黃金救援期”已過。從搶救傷員到安置受災群眾,從搜尋遇難者到恢復災區基礎設施,救災面臨的壓力和難度依舊不減。

    那麼,當下的救援行動該如何更科學、高效地開展?“新華視點”的記者針對災區正在面臨的四大焦點問題進行了現場採訪。

    焦點一:如何讓“交通生命線”通暢?

    5日晚,通往震中龍頭山鎮的”咽喉橋”——龍泉河鋼架橋建成通車,震後曾一度中斷的通往震中的道路終於打通。

    鋼架橋通車後,災區“交通生命線”並沒有完全通暢。前往龍頭山鎮的狹窄道路上,有軍車、物資車、救護車、採訪車、油罐車、民間搶險救援車以及百姓回鄉探親的轎車、摩托車等各種車輛,有些擁擠。

    “車多、人多!到災區來是好心想辦好事,但保障通行的壓力大。”武警雲南總隊副參謀長黃國祥説,地震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搶救生命,雖然72小時已過,但搜救任務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時,大量物資和救援設備需要緊急進入震中。

    “首先需要有經驗並強有力的交通專家對‘生命線’進行科學、有序的疏通和管理。”中國紅十字會救援隊領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孫碩鵬説,一方面,要對至今沒通暢的道路儘快搶通;另一方面,在地震多發、易損地區,未來進行道路交通規劃時,應該考慮留出備災應急的戰略通道。

    此外,應最快速度地分清輕重緩急,有序調配資源。比如,應最先保證搜救、醫療人員進入。而在物資方面,則應首先保證基本生活用品,如飲用水、食品和棉被、帳篷的進入。

    焦點二:如何讓專業救援設備和大型救援機械順利進入?

    “專業救援設備不夠,鑿岩機、無齒鋸不夠,設備用油一度也很緊張。”中國救援三支隊指導員張務寬説。

    中國紅十字會青島藍天救援隊隊員告訴記者,在上飛機之前,因一些設備油和特種救援設備被禁止帶上民航飛機,導致一些關鍵性設備無法托運。“外地趕來的專業救援隊伍很難在救援初期帶足設備,而這個時候又是最需要設備的階段。”

    災區部分救援專業人士認為,首要的是加強震後第一時間的溝通、協調,在進行交通管理規劃時充分考慮,讓這些機械率先進入災區。

    此外,對於地處地震多發區的易受損地區,應在平時就進行應急專業設備的儲備,一旦發生災害,就能自救並有效地配合外部專業力量開展救援。

    焦點三:如何讓救災物資最快地到達群眾手中?

    隨著通往龍頭山鎮道路的全線貫通,大量救災物資陸續運入鎮中心。在龍泉社區中心的廣場上,救災用的礦泉水、方便麵、飲料以及各種食品堆積如山,龍泉社區及周邊的災民基本上能第一時間領取救災物資。

    不過,與此同時,由於道路不通,邊遠村鎮的救災物品發放仍有困難。6日中午,龍頭山鎮新民村青松坪小組組長蔣興榮到騾馬口安置點領取大米。蔣興榮説,青松坪距離龍頭山鎮大約20公里,和村民一起背著大米,至少需要4個小時才能回到村裏。

    “災區的道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貫通,在這段時間裏,救災物資的發放如果僅僅依靠救援部隊和志願者,很難實現全覆蓋。”洛陽飛鷹救援隊中隊長史寶國説,探索一套鼓勵受災群眾自救、自行領取救災物資的方式非常必要。

    蔣興榮説,如果能鼓勵大家自己領取,然後登記造冊避免重復,也是個可行的辦法。

    焦點四:安置點有水管、廁所和垃圾站了嗎?

    雲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陸林説,從衛生防疫角度來講,災區群眾的集中安置點必須“三有”:有清潔供水管道、有臨時搭建廁所、有臨時垃圾收集場所,但這“三有”容易被忽略。

    目前,集中安置點的環境衛生條件需要改善。“不要小看廁所。”雲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趙世文説,地震災後存在疾病流行的風險,在這個時期,防疫工作應該被提到重要位置上來。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