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江堰塞湖堰塞體全面施工 已轉移8千多名群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9 14:2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雲南魯甸8月9日電(記者 吉哲鵬、董芮)記者從9日舉行的雲南省昭通魯甸“8·03”地震抗震救災第十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地震形成的牛欄江紅石岩堰塞湖目前總體安全可控。通過工程應急排險處置體系和群眾轉移避險措施體系相結合,應急處置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已妥善轉移群眾8100多人,進入堰塞體的公路與水上交通正在打通,堰塞體從9日起全面展開施工。

    據通報,地震造成牛欄江紅石岩兩岸山體發生塌方形成大型堰塞湖,堰塞體位於紅石岩水電站取水壩下游600米。堰塞湖庫容2.6億立方米,回水長度25公里,堰塞體方量約1200萬立方米,直接影響上遊會澤縣兩個鄉鎮1015人,堰塞體直接威脅下游沿河的魯甸、巧家、昭陽三縣(區)10個鄉鎮、3萬餘人、3.3萬畝耕地,以及下游牛欄江幹流上天花板、黃角樹等水電站的安全。

    雲南省水利廳廳長陳堅介紹,為有效實施堰塞湖應急排險,國家防總、水利部、省政府及時組建了堰塞湖排險處置指揮部,堰塞湖應急處置分為應急處置、後續處置、後期整治三個階段,目前堰塞湖處於應急處置階段,堰塞湖應急排險處置方案由工程應急排險處置體系和群眾轉移避險措施體系組成。

    “工程應急處置體系,包括在堰塞體頂部開挖8米深泄流槽,紅石岩電站發電引水隧洞實施爆破措施增大下泄流量,打通右岸交通洞作為排水通道。群眾轉移避險措施體系,劃定了風險區和預警區,建立了群眾轉移避險的責任制、預警機制和風險識別機制。”陳堅説。

    陳堅介紹,為降低潰堰風險,爭取堰塞湖處置時間,目前已經妥善轉移群眾8172人,位於牛欄江上遊的德澤大型水庫下閘攔截上遊洪水,下游的天花板、黃角樹電站加大下泄流量騰空庫容。目前,調集了武警水電部隊等專業搶險隊伍,打通了從上遊右岸進入堰塞體的公路與水上交通;有6臺挖掘機已運抵堰塞體晝夜不停抓緊施工作業,已達到泄流槽施工高程;泄流槽人工開挖爆破施工已經開始;下游左岸公路于9日淩晨已經打通,下一步大批施工機械設備可以運送到堰塞體上部,堰塞體從9日開始全面展開施工。

    目前,通過積極推進應急排險工程綜合措施與順應發揮自然力量相結合,應急處置效果正在逐步顯現。通過對紅石岩電站調壓井實施有限爆破,下泄流量已經從每秒80立方米增加到150立方米,加上堰塞湖區域近期沒有強降雨,堰塞湖水位已由剛開始每小時上升60至80厘米減緩到幾厘米,堰塞湖水量保持在5000萬立方米左右,堰塞湖目前總體安全可控。

    陳堅介紹,堰塞體處置已經到了關鍵決戰時刻,堰塞湖應急處置難度巨大,打通左岸下游道路許多路段是在斷岩上鑿壁修路,右岸上遊有2公里只有靠堰塞湖水路進行水上運輸,陡峭山體還在不斷崩塌,由於堰塞體巨石多,需要爆破解石、大型開挖機械才能實施作業,加之庫內漂浮物多、余震不斷,施工難度異常艱巨。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