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尋烏:即知即改取信於民 打響民生難題攻堅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0 12:1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南昌8月10日電(記者 賴星、高皓亮)“過去因為電壓不穩,好多家用電器我們都不敢買不敢用,電壓低時飯煮不熟,電壓高時燒壞電器,直到今年才終於喝上了放心水,用上了安全電。”説起“改水改電”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江西省尋烏縣項山鄉聰坑村村民潘葉華非常高興。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尋烏縣委縣政府圍繞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開展了“尋烏再調查”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聽取群眾意見訴求1641條,其中,“飲水難”、“用電難”是群眾反映最多的兩項民生問題。

    項山鄉嶺背村有202戶村民,共1011人。村子的電網建設始於上世紀90年代,由於當時電網建設工程質量低,加之運行時間長,桿線老化,在用電高峰期,經常發生因電壓不穩斷電,或因電流過大導致線路燒燬的現象。村民用電碰“運氣”,米飯蒸得半生不熟是常有的事。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後,嶺背村進行了電網改造。改造以後,變壓器全部得到更新,部分老化的線路也進行了更換,實現了正常供電,不但能滿足村民正常用電需求,還能滿足大功率家電的使用,家家戶戶陸續購買了大家電,享受冰箱、空調帶來的清涼。

    水壓低,飲水不安全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尋烏縣居民。“十二五”規劃核定尋烏縣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9.2萬人,全縣規劃內合計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達20.3萬人。

    “以前喝的是井水和山泉水,沒有進行消毒,總是擔心會喝出問題來。飲水安全工程讓我們用上了更加衛生的自來水,不僅便捷,而且讓人放心。”三標鄉黃陂村村民華德斌説。

    “當沉下心去收集群眾意見時,我們意識到群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是我們在以前的工作中忽視民生、作風不實的具體體現。”尋烏縣縣委書記柯岩松説,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積極轉變作風,回應百姓訴求取得整改成效,黨和政府才能取信於民。

    截至目前,尋烏縣已建127處集中供水工程,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7.784萬人;全縣電網已完成涉及7個鄉鎮16個行政村的網前供電區域改造工程建設任務,1793戶山區群眾告別了“用電難”,改造戶表2萬餘戶,完成了“低電壓”治理戶數22494戶。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