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魯甸抗震救災部隊沉痛悼念地震遇難同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0 15:3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雲南魯甸8月10日電(記者 劉永華、王德思)青山垂淚,草木含悲。10日10時,雲南魯甸地震災區警報驟響、汽笛長鳴,戰鬥在各個崗位的救災官兵立正脫帽,沉痛悼念地震遇難同胞。

    天色陰沉,悲傷籠罩整個災區。正在安置點巡診的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救援隊官兵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眼含熱淚,向逝者寄予深切哀思。為了搜救堰塞湖對岸的群眾,他們的戰友謝樵被飛石擊中不幸犧牲,年僅24歲。

    目擊謝樵遇險的萬艷梅對著天空輕聲説:“謝樵,一路走好。你沒有走到的路,我們會繼續走下去。”

    旋翼轟鳴。14集團軍某陸航旅參謀長脫下飛行頭盔,低頭默哀。作為救災任務分隊中飛行架次最多的飛行員,在災區的6天6夜如電影般在腦中閃過:駕機飛行61架次,運送重傷員17人,轉運物資35噸,打通所有重災點的空中通道……

    “還沒到休息的時候,要化悲痛為力量,才能無愧於人民的重托。”簡短動員後,8架直升機拔地而起,將救災物資源源不斷運往震區。

    堰塞湖邊,13集團軍工兵團官兵列隊默哀,神情肅穆。在他們身後,牛欄江堰塞湖如同一枚定時炸彈懸挂在下游的群眾頭頂。8月6日,工兵奔赴堰塞湖開闢水上生命通道任務,利用衝鋒舟、漕渡門橋等裝備,將水利爆破專家和大型工程機械設備運抵牛欄江堰塞湖堰塞體,協助武警水電部隊排除險情。

    9日下午,中士張勇駕駛漕渡門橋在運送機械時遭遇余震,巨石從山頂滾落,砸落在距離他幾米外的船體上,將5毫米的鋼板砸穿。今天,他又第一個駕駛衝鋒舟運送器材。“早日排除堰塞湖險情,就是對災區群眾最大的安慰。”張勇説。

    低頭默哀,14集團軍某旅下士余才皓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悲痛,淚水奪眶而出。他的奶奶、嫂子和侄女在地震中遇難,母親受重傷。他將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對母親的掛念埋在心底,一直戰鬥在救災一線。

    擦乾淚水,余才皓與戰友們繼續為災區群眾搭建帳篷。未來幾天,一座板房學校將在這裡誕生。余才皓説:“人生總要向前看,明天生活會更好。”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