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首爾8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 彭茜)元朝時期,滿載貨物的商船在中國沿海港口、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往來穿梭,形成“海上絲綢之路”三大航線之一的“東洋航線”,它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中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間物質文化交流的“對話之路”。 在遭遇百餘年中斷後,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中韓建交,這條海上絲路再度開通,兩國通過海上的交流愈加頻繁。今天,這條海上絲路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正日益煥發出蓬勃生命力,中韓兩國的經貿和人文交流也進入前所未有的興旺時期。 新安古船折射絲路繁榮 1975年,韓國一名漁民在新安前海意外打撈出幾十件製作精美的瓷器,經文物專家鑒定為珍貴的宋元青瓷。韓國政府隨即組織專門人員,從1976年至1984年進行了十次大規模的打撈,終於使一艘在海底沉睡了600多年的古船得以重見天日。 據專家推斷,這艘東亞商船1323年(元朝)由浙江寧波港(慶元)出發,沿途在高麗諸港開展貿易活動,最後駛向日本博多港(福岡),但途中因颱風等原因,不幸沉沒在高麗的新安外方海域。 這艘古船被復原後,與所載文物一併在韓國國立海洋文化遺産研究所展示。由於船體規模和所載器物的豐富與完整,該船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最有價值的古商船之一,其所載物品折射出東亞地區當時海上貿易之盛況。 據韓國國立木浦大學島嶼文化研究院院長姜鳳龍介紹,“東洋航線”自秦朝開始逐漸通航,到了唐朝,大量絲綢、陶瓷、香料等貨物由寧波或蓬萊出發,經黑山島、靈岩、朝鮮半島南部海岸至新羅首都慶州。至宋元時期,由寧波或蓬萊出發,經黑山島、靈岩、朝鮮半島西海岸到達高麗王朝首都慶州的海上絲路貿易達到鼎盛,宋朝和高麗王朝的使臣、商人往來十分頻繁。 “近代以前,由於陸路尚不發達,海路在經貿文化交流上佔有絕對比重。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貿易品為陶瓷,因為一般認為海路運輸陶瓷比陸路更安全,所以也把海上絲綢之路稱為‘陶瓷之路’,”姜鳳龍説。 姜鳳龍引用《高麗史》記述介紹,從1012年開始至1278年,宋朝商人通過海路進入高麗的總數達129次,赴朝鮮半島的宋朝商人總數多達5000多名。宋朝使臣徐兢著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詳細描繪了1123年宋朝使臣乘船從寧波出發,經舟山群島到開城的航程。 “後來,朝鮮和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兩國海路被阻,交流主要通過陸路進行。海洋變成了倭寇肆意掠奪的地帶。17世紀以後,海洋成為西方勢力侵略的通路。日本佔領朝鮮半島時期,海洋又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經由朝鮮進出中國的通路,中國和朝鮮半島的海上絲綢之路遭遇了百餘年的中斷,這是巨大的損失,”姜鳳龍説。 新世紀中韓經貿合作前景可期 1992年中韓建交後,中斷已久的海上絲綢之路再度開通,兩國通過海上的交流愈加頻繁且不斷擴大。 在韓國的仁川港、釜山港和濟州島,來自中國的大型集裝箱貨輪和載滿中國遊客的遊輪日日停靠,重現了商舶往來、物貨豐衍的盛景。 “現在中韓貿易還是以海上貿易為主,兩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已十分活躍。推動中韓之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深入發展,將使兩國之間的交流更便捷、成本更低廉,”中國駐韓使館經濟商務公使銜參讚周長亭説。 周長亭表示,中韓是近鄰,兩國合作既有優勢也有需求。建交以來,雙邊經貿合作發展很快,商業貿易、投資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中國現在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韓國則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韓中貿易額相當於韓國與美、日兩國貿易額之和。 此外,中韓間自古以來頻繁的人員交往也為海上絲路發展提供了基礎。2013年,中韓人員往來超過800萬人次,韓國已是中國第一大入境客源國。而韓國在華留學生和中國在韓留學生均佔對方國家的外國留學生人數之首。 周長亭説,中韓經貿合作為留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和舞臺,而留學生們也為以後兩國的經貿文化交流提供了人才儲備,二者互相促進。 他認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為中韓帶來新的機遇,未來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巨大。首先,中韓兩國地緣、人緣文化優勢將長期存在;其次,兩國十分重視發展雙邊關係,近年來高層互訪交流頻繁;此外,中韓經濟發展戰略比較契合,兩國都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經濟和産業結構。 周長亭説,推動中韓經貿合作,還應不斷深化兩國地方政府及機構間的合作交流,並探討新的合作方式。一旦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成功簽訂,兩國雙邊貿易中的大部分産品關稅將大幅降低或取消,這將為“海上絲綢之路”提供新的發展動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