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盟國家歡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5 11:1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東盟國家歡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訪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 

新華社雅加達8月15日電(記者 周檬 報道員 鄭世波)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東盟國家普遍歡迎中方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願同中國一道在現有經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民間人文交流。

李鍵雄認為,當前雙方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正逢其時,“中國和東盟一直是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和亞洲夢是一體兩面,雙方合作的互補性很強。”

李鍵雄説,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擁有歷史與現實基礎。600年前,鄭和率領團隊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後,中國與東南亞地區貿易往來不斷增多,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都是當時海上貿易重要樞紐;如今,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額達4000多億美元,相當一部分也是通過海路實現,“可以説,海上貿易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國-東盟合作的主要實現方式。”

他説,東盟國家普遍歡迎中方這一倡議,樂於同中國開展合作。中國在雙邊層面與許多東盟國家都建立起了良好關係,東盟國家從個體到整體都對與中國合作抱有積極態度。

李鍵雄説:“以印尼為例,印尼近期的總統大選期間,兩位候選人都表示要改善落後的海上基礎設施,涉及海上互聯互通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倡議就為這一目標帶來了很好的發展契機。”

李鍵雄説,東盟國家普遍期待中國能夠加大對本地區的投資力度,特別是利用自身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經驗與技術,為加強本地區互聯互通發揮更大作用,這也是中國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受到東盟歡迎的原因。

他認為,經濟合作固然是中國-東盟合作的重中之重,人文交流也應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內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能為推動雙方人文交流發揮作用。“雙方可以選拔部分青年學生,共同在船上生活學習一段時間,通過絲路之旅加強彼此間了解與交流。”

他説,2015年被定為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2016年迎來正式開啟對話25週年,2017年又是東盟成立50週年,雙方應利用這些重要時點,加強互動,賦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更多內涵。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