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開始,李克強總理首先提議,為雲南魯甸地震遇難者默哀。 “目前,雲南魯甸6.5級地震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617人。我提議,全體起立,為遇難同胞默哀。”總理的語調低緩而沉痛。 參加會議的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委負責人,以及全體與會人員一同起立,低頭默哀。國務院第一會議室變得異常安靜。 兩周前,在震中所在的雲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也曾出現過如此一幕。地震發生後,李克強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踩著泥漿、瓦礫,徒步5公里進入震中,察看傷員救治、物資供應,並召開現場協調會,部署抗災救災。他強調:“要把救援生命放在第一位。”正是在此次協調會上,李克強首次提議全體與會人員起立,為遇難同胞默哀。 兩星期後,同樣以默哀開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抗震救災工作已經有了新的進展。會議將聽取雲南魯甸地震抗震救災最新情況彙報、研究安排恢復重建等工作作為首項議題。 李克強十分坦率承認,此次地震造成的損失傷亡情況“超出預料”。隨著前方傷亡數字上升的消息不斷傳來,當晚10時許,他與習近平總書記通報情況後,決定即刻趕往震區。看到道路被山體滑坡損毀正在搶通,他立刻下車,沿著泥濘的田埂小道,徒步5公里,進入震中受災最嚴重的龍泉村。 “只有到了現場,才能真切感受到西部地區之困難,生存條件之惡劣。”李克強語氣懇切地説。他回憶道,魯甸地震雖然震級不高,但震源淺,烈度達到9級,自己在震區群山環抱中看到倒塌的樓房和不斷被抬出的傷亡群眾,感到“十分心痛”。 在震中察看災情時,李克強要求當地負責人“只講困難”,因為“我來就是解決你們解決不了的困難的”。事後,魯甸地震搶險救援、醫療救治、道路搶通等各項工作,被輿論普遍評價為“科學高效、有序有力”。 在19日的常務會上,李克強對災區基層幹部、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在前期救災中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對下一階段的救災作出重點部署。他強調,目前抗震救災已由應急轉入常態,災區的救災、過渡安置和災後重建要做到“無縫銜接”。他關心的問題大到災後科學重建規劃,細到要求有關部門加緊調運“棉帳篷”:“應急救災過渡安置還沒有結束。魯甸災區屬於高寒地區,不能讓災民沒有棉帳篷過冬啊!” 針對發改委在恢復重建中提出的建議:對西部地震活躍區農村新建住房執行強制性設防標準,同時對老舊房屋按標準進行加固並給予適當補助,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防震減災水平,李克強予以肯定。他説,魯甸災區地質條件惡劣,地震、地質災害頻發,災後重建既要大力推進民房重建加固,又要認真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地質災害隱患處置,更要科學評估當地的地質承載能力,考慮適當減載等多種可能的方案。 “總之,各相關部門要對災後重建科學評估,不能‘搶進度’。”李克強態度堅定地説,“災後重建要經得起歷史檢驗。”(傅旭)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