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8月25日電(記者 張京品、劉洪明)25日,拉薩街頭花團錦簇,行人如織。 在雪域高原最美的季節,人們身著盛裝歡慶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雪頓節,各族群眾在喜慶祥和中,盡情享受著燦爛陽光下的幸福生活。 自西藏和平解放始,黨和國家一直在探索支援幫助西藏發展的方法與途徑。尤其是近20年來,近6000名援藏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先後進藏工作,不斷拓寬援藏領域,創新援藏機制,有力推動了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和民生改善。 20年來對口援藏不斷發展,也不斷變化,從這些變遷和變化中,我們深切的感受是:援藏之路越來越科學、越來越惠民、越來越務實。 機制更科學了隊伍更有力了 “第一年摸情況,第二年搞規劃,第三年就走人。”過去,曾有人這樣形容援藏幹部。 近年來,江蘇省不斷完善定期輪換和壓茬輪換相結合的輪換機制,要求每批援藏幹部領隊和副領隊,先於本批其他援藏幹部一年進藏。湖北、河北、廣東等省,則採取由上一批援藏縣委書記擔任新一批援藏幹部領隊的做法,增強工作的連續性,避免換了一批幹部便“另起爐灶”的問題。 江蘇省第七批援藏幹部領隊陳勇對新機制深有感觸。現任拉薩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的他説:“我是提前一年入藏的,在與上一批援藏幹部交接過程中,我對自己今後將重點做什麼、怎麼做了然於心,這樣更有利於援藏工作的科學性和連續性”。 伴隨中央第四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援藏方式和領域不斷拓展,機制不斷完善。從最初的以幹部援藏為主,逐步發展為幹部、經濟、人才、科技援藏等相結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工作格局。各援藏單位逐步改進選派方式,增加專業技術人才數量。第七批援藏幹部人才中,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增加到363名,是第一批的兩倍多。 對此,中共中央黨校民族和宗教理論教研室胡岩教授説,國家在發展,西藏也在進步。不斷創新機制,提高援藏幹部治藏水平,調整援藏人才結構,帶動當地幹部成長,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幹部隊伍勢在必行。 “一錘子”項目少了利長遠項目多了 堆龍德慶縣羊達鄉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的溫室大棚裏,卓瑪正忙著移栽瑪卡青苗;波密縣巴卡村的藏式家庭旅館裏,仁青正忙著給遊客倒酥油茶;拉薩推出僅一年的《文成公主》實景劇演出已營收過億元…… 20年來,各援助單位從西藏實際出發,不斷調整援藏方式和模式,從最初給資金、建項目的“輸血”式援藏,向産業援藏、技術援藏等增強西藏“造血”能力的全面援藏轉變,幫助西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第七批北京市援藏總領隊、拉薩市委副書記馬新明説,過去援藏以建設居多,而一些工程建起來,又因為缺少有管理能力的人,導致工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現在我們對每一個項目,都要求做到建設與管理並重,對項目的長久利益考慮更多一些。” 長期研究涉藏問題的四川大學教授楊明洪説,過去,不少人認為援藏就是給錢給物,其實,能力貧困才是西藏最基本的貧困問題,給錢給物只能“解近渴不解遠憂”。如今,援藏重點已不再是建樓築路,關鍵是結合西藏的特色資源,做大做強特色産業。 這種理念轉變,已經成為受援雙方的共識,並日漸變為自覺的行動。西藏藏藥廠、青稞啤酒、波密縣天麻培育基地等一大批生産型企業快速成長,達孜縣工業園、曲水縣工業園、白朗縣農業科技示範園等一批園區蓬勃興起…… 對口白朗縣的山東援藏隊,自1998年第二批援藏幹部從山東引進、試種大棚蔬菜成功後,一批接著一批幹,終於把蔬菜産業打造成全縣支柱産業。2013年,白朗縣蔬菜産量達7513.7萬斤,帶動農牧民人均增收1360元。 “南京的超市貨架上擺著産自拉薩的瑪卡,動車上擺上了西藏産5100礦泉水,青稞啤酒、牦牛奶成了搶手貨……”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邊巴説,在援藏單位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西藏産品正走向內地市場,農牧民的錢袋子更鼓了。 面子工程少了務實工程多了 看著昔日家門口的荒灘變成綠油油的林地,生活在雅魯藏布江畔的米瑪説,現在自己成了一名護林員,加上種樹的工錢,每年能收入15000元。“這裡的沙塵天氣也少多了”米瑪説。 為更好地保護西藏的藍天碧水,山東援藏隊把科學務實的援藏理念融入到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治沙工程中,把援藏資金向“綠色銀行”傾斜。日喀則地委書記丹增朗傑説:“在荒灘上大規模植樹造林,比不上援建城市的光鮮,卻更實在。” “原來我們考慮為群眾建一個活動廣場,但發現很多學生沒條件上學,考上大學的家庭負擔重,就放棄了。”中石化援藏幹部、那曲地區班戈縣縣長王飛説,群眾最需要的才是最應該做的,為此,中石化投資3600多萬元新建了班戈縣中石化小學,設立了“中國石化助學基金”,還投資3280萬元實施了牧民安居工程和照明工程,這些被當地群眾稱讚是“暖心窩工程”。 由於西藏高寒缺氧、陽光強烈,白內障和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居高不下。近年來,浙江、廣東、湖南等省市援藏隊,紛紛啟動“光明行動”、“共撒光明”等白內障復明手術行動,和“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醫療救治援藏項目”等,節省城市建設資金,把錢直接用在了群眾身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賀新元説,在援藏週期和援藏資金均有限的情況下,修大樓、建廣場等“面子工程”短、平、快,最容易凸顯援藏的效果,卻很可能脫離群眾現實需求。對口援藏應立足群眾,求真務實,從受援地群眾最需、最急、最盼的事情入手,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援藏帶來的實惠。 這些,成了20年對口援藏最喜人的變化,用一些藏族群眾的話説就是:“雪中送炭,溫暖人心”。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