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拉孜":讓大數據提升藏區服務型政府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6 15:1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8月26日電(記者 安娜)“2013年拉孜中學操場上地下管滲水,可沒人清楚地下管網是怎麼走的,只好把操場全部挖開……”時隔一年,再提起此事,上海第七批援藏幹部、日喀則拉孜縣縣委書記張勁松依然哭笑不得。這件事,讓他下定決心打造“智慧拉孜”項目,把“服務型政府”理念落在實處。  

“大數據,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它已經來到我們身邊,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利用。”張勁松表示。

張勁松面前,是拉孜縣在建中的“智慧拉孜”信息綜合管理平臺的屏幕,只要輸入查詢條件,相關的數據和分析就會在屏幕上躍然而出,所有行政區劃、街區佈局、組織機構、社情民情一目了然。

記者從拉孜縣政府了解到,“智慧拉孜”項目由上海出資700萬元援建,主要通過全面採集縣域內人員的社會活動和關系數據,形成靜態和動態數據相結合的社會管理基礎數據庫,再通過管理平臺操作,實現政府決策數據化、服務群眾個性化、政府工作程序化。目前項目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

拉孜縣地廣人稀,45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約5.6萬人口,政府社會管理難免存在難以觸及的死角。張勁松表示,“智慧拉孜”更加便民。“我們國家有很多好政策,但老百姓有時難以了解哪些政策是適合自己的。我們通過大數據技術,把政策內容中相應的條款分類整理,與合適的百姓信息進行匹配,然後送政策上門,有的放矢,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除了民生管理,基建管理曾經也是困擾拉孜的難題之一。有感於拉孜中學操場地下管道滲水事件,張勁松提出在“智慧拉孜”的項目中,一定要有拉孜縣地理信息,特別是地下管網信息。

“現在的拉孜智慧地圖就可以查詢縣城地下管網的詳細資料,只要輸入地理位置,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做到。”張勁松説,“目前我們的地下管網結構相對簡單,只有給排水管,但是隨著發展,以後還會有網絡管道、電路管道,保存一份詳盡的資料,對以後的建設會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智慧拉孜”項目還兼顧了文化管理。西藏作為藏傳佛教的發源地,有許多寺廟和珍貴文物,但因寺廟多地域偏遠,文物遺失的情況時有發生。

據統計,拉孜縣境內共有寺廟30座。目前“智慧拉孜”項目已經對其中的兩處完成建模工作,將寺廟及其內部文物的詳細信息全部登記入庫。到今年9月,將完成全部30座寺廟的建模工作。

按照張勁松的設想,寺廟中的重點文物都要完成資料的蒐集整理工作,並統一歸類入庫,設置二維碼。“這樣更有利於西藏的文化傳承。”張勁松説,“為了防止遺失,珍貴的文物也可以館藏,寺廟中放置仿製品即可,大部分遊客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文物的詳細背景資料,並不妨礙觀光。”

目前“智慧拉孜”項目仍在加緊建設中。日喀則地委書記丹增朗傑在考察“智慧拉孜”項目後強調,“智慧拉孜”建設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下一步將在全地區18個縣市推廣。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