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啟動“補短板”工程 拉升環保、養老投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8 09:59 來源: 21世紀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許偉心裏有些打鼓。

作為湖北潛江市康澤佳苑投資公司幸福城老年公寓總經理,他負責的老年公寓項目被列為湖北省鼓勵社會投資項目之一,但是現在潛江市沒有關於養老院的用地指標。

“民辦養老院和公辦養老院一樣被同等對待那就好了。”他對記者説。

作為公辦養老院,有政府投入,員工工資有政府補貼,但是作為民辦養老院,全部都要自己承擔。

8月27日,國務院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部署推進生態環保養老服務等重大工程建設,以調結構促發展、推升級等措施。

上述會議提出,要堅持定向調控,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確保當前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緊扣結構調整,加快推進一批“補短板”的重大工程建設,這是促進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穩投資、促消費、惠民生。這包括實施大氣污染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加快建設綜合和醫院、養老院等。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對此感到鼓舞。他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已經發佈,預計“十二五”有1.7萬億投資,加上流域水污染防治,可能有2萬億左右。這些項目出來,將使得投資增速加快。

“環保投入佔GDP(地區生産總值)的比例要爭取達到2%,這樣1年就有1萬多億的投資。過去欠賬太多,現在是補短板。”他説。

國務院決定抓緊啟動“補短板”工程

今明兩年抓緊推進的“補短板”工程,包括實施大氣污染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推動改善生態環境。

另外,還要加快建設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康復醫院等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養老院、農村養老設施等養老服務體系,提高服務基層群眾能力。建設公眾健身活動中心等,推動便捷體育健身設施在城鄉廣覆蓋。

此外,還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開工建設一批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及沿海核電項目。

會議要求,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完善和落實配套政策,改革投融資機制,更多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促進項目順利實施。

以養老院為例,目前全國仍處於短缺狀態。為此,2013年國務院出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同時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産、土地免徵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許偉認為,這對民間資本投資養老行業是個利好,但是政策需要加快落實,目前自己的項目還沒拿到土地,此外,湖北省政府對養老的投入還需要加大。

據他了解,廣州對60歲以上80歲以下的老人每人每年補貼5000-6000元,但是湖北只有600元。“湖北補貼太少了,如果多一點,對老年人養老消費有利。”他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更多的行業已經加快市場化,比如目前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項目,隨著國家對這些可再生能源實施並網,其投資前景良好。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新能源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月海表示,目前社會資本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資熱情較高。

但也有問題需要注意,有的項目投資金額太大,回報週期太長,項目發展要更多發揮金融杠桿作用。

“下一步對新能源行業的投資,應該改革融資機制,降低融資門檻,減少金融機構貸款限制。”他説。

投資有望回升

駱建華認為,啟動“補短板”工程投資,有利於投資回升,使得整個經濟企穩。考慮到去年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計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也加快出臺。不過對於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的投資,需要找到更好的辦法。

“天然林、退耕還林本身是不掙錢的,如果和周邊投資結合起來,可能有好的結果,比如天然林周邊有房地産項目。”他説。

有專家認為,“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佔GDP的比重未達到2%。而且財政支出的作用在下降。比如,中央和地方財政環保支出在2000年為654億元,2010年達到1443億元,但在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已由27.4%下降到21.7%。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的一份報告認為,目前企業投資意願大幅增強,經濟正在擺脫下行壓力,經濟運行的趨穩向好,主要得益於“微刺激”、“定向降準”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政策的落實。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今年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此前2012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20.6%,到2013年為19.6%。

不過,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在加快。1-7月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19204億元,同比增長27.2%,高於全國投資增速約10個百分點。而民間資本則更快。1-7月民間資本投資該領域4908億元,同比增長39.1%,比全國平均增速還要高12個百分點左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獲悉,國家發改委今年推出向社會投資放開的80個項目,總投資約在1萬億,其中大批的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環保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列。

中國投資協會投資諮詢專業委員會會長劉慧勇告訴記者,現在環保、自來水都有民資進入了,下一步基礎設施的煤氣等多個領域都可以讓民資進入。

“民資進入這類專營性基礎設施領域,前提是要建立質量、成本率和利潤率的標準。”他説。(記者定軍 許曼佳 黃莎)

責任編輯: 劉笑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