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解決好黨員幹部的角色定位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2 07:1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解決好黨員幹部的角色定位問題
——三論貫徹習近平在聽取河南蘭考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彙報時講話精神

    將改作風的要求內化於心、外化于行,需要黨員幹部具備怎樣的精神狀態?防止短期效應、避免“四風”反彈,需要全黨同志涵養怎樣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彙報時強調,“堅持不懈強化宗旨意識,解決好黨員、幹部是人民公僕的角色定位問題”,為我們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

    公僕公僕,一要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為仆,不能有官氣。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一年多來,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是也有黨員幹部發出“為官不易”的感慨,出現“為官不為”的狀態,企望活動過後一切照舊。捫心自問,規範幹部“吃、住、行、遊”的樁樁件件,哪一項管得過分、管得過度了?因而根本原因在於有的幹部還沒有擺正位置,頭腦中還有當官做老爺的封建意識在作祟。全黨同志都應當清醒認識到,任何黨員幹部只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沒有當官做老爺的權力;只有作為普通公民的權利,沒有淩駕於群眾之上的特殊利益。

    在黨的歷史上,抓作風建設並非這一次,但是縱覽以往經驗,有個問題值得深思:作風建設為什麼會陷入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怪圈”?黨內的制度規定為什麼會出現重制定、輕落實、難執行的“破窗效應”?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宗旨意識沒有牢固樹立起來。制度由人制定、靠人執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規定只有在思想認同的軌道上運行,才能行之久遠。因此,抓住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覺悟,才是根本,才能為反“四風”築牢思想防線,為改進作風涵養心理認同,為聯絡群眾強化精神動力。

    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致命的動搖。尤其是在利益分化、價值多樣的新時期,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歷史關口,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對於黨員、幹部來説,應當在靈魂深處反躬自省,在理想信念問題上做愚公不做葉公,決不能對我們所信仰的主義、所追求的事業心口不一。事實上,許多道理很簡單、不難懂,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各級黨組織務必加強教育引導、加強監督檢查、加強紀律約束,促使外在的規矩轉化為內在的自覺。

    縱觀世界上那些曾經顯赫一時的大黨、老黨,之所以沉寂甚至垮臺,從根本上説就是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歷史從正反兩方面深刻啟示我們:脫離群眾,我們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強化宗旨意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我們就能永立不敗之地。這個道理,全黨同志都應當銘刻在心,更加自覺定位人民公僕的角色,更加堅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