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源考古項目開展多學科研究並舉邁入創新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2 15:5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日電(記者 汪永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開展多學科領域共同合作發掘研究,在陳巴爾虎旗崗嘎墓地遺址出現“田野考古”“實驗室考古”“科技考古”“人類學考古”“農業考古”“環境考古”“地理考古”等學科齊頭並舉的“合縱立體”發掘研究。學者認為,考古隊伍整齊有序、研究成果異彩紛呈的創新局面標誌我國考古事業邁入創新區。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在日前閉幕的“蒙古族源學術研討會”總結發言中指出,針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的深入開展和創新實施,一些令人矚目的考古科研成果也陸續浮出水面。他認為,相關學科交叉研究涵蓋了蒙古族源研究的每個課題,具有方法創新、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意義。國內外學者相互證據的支持,綜合考古學新材料凸顯史學價值,呈現了巨大影響力。

    據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介紹,蒙古族源考古項目依據考古學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學相關學科的方法與技術,對考古遺址所在的區域進行調查和取樣,對多種遺跡和遺物進行鑒定、測試和分析,對各類與考古研究相關的資料進行定量統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認識遺址或遺跡的空間信息、遺存的絕對年代、自然環境特徵、人類自身與體質相關的特徵、人類的多種生存活動以及生産和社會行為特徵等。他指出,蒙古族源研究項目綜合科技考古近期成果表明,呼倫貝爾地區的牧民生業現狀在某種程度上與蒙古族起源發展時期生業有相當的一致性。

    北京大學教授夏正楷介紹,呼倫貝爾草原作為蒙古族發祥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由呼倫湖、貝爾湖和額爾古納河形成廣闊平坦的沖積平原,其間有300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500多個湖泊星羅棋佈,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近年來對其地理氣候因素研究表明,呼倫貝爾草原很早就有人類活動,一萬年前著名的“扎賚諾爾人”就已經在涉足此地活動並留下令世人關注的遺跡。

    他認為,蒙古草原上廣泛分佈的細石器遺存其文化特徵進一步證明,進入新石器時期後,逐漸變暖的呼倫貝爾草原自然氣候條件改善使蒙古草原先民們從事採集和狩獵等活動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這一地區使用細石器的先民與蒙古族的先祖曾經先後生活在這裡,兩者之間可能存在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和文化傳承。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張雪蓮研究員介紹,在實施蒙古族起源課題研究過程中,在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崗嘎墓地的發掘現場採集了少量標本並進行碳十四測年以及人骨穩定同位素食性分析等研究,其年代測定結果顯示,崗嘎墓地年代大約存在於八到十世紀,處在蒙古族發祥早期階段。同時進行的食性分析結果表明,當時遊牧於此的蒙古族先民食物中肉類比例較高,體現出非常明顯的牧區食物特徵。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劉國祥研究員強調,在蒙古族源課題項目謝爾塔拉及崗嘎墓地遺址的發掘中,“實驗室考古”的創新實踐使以“獨木棺”為葬具的墓葬原始信息得到充分的保護利用,有效實施了“科技考古”手段,將田野處置、室內發掘、科技指導、文物保護等融為一體,利用可控的操作空間進行全方位研究,達到了獲取完整準確墓葬信息與保護文物的考古發掘目的。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介紹,有關古代鮮卑族和蒙古族的族源、淵源和流向問題一直為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等領域學者所關注。近年來通過對這一地區墓葬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人骨遺骸進行多方面系統研究,結果證明我國古代鮮卑族、契丹族和蒙古族在體質人類學特徵上基本一致,在蒙古族源課題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