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保障能否降溫擇校熱——聚焦校長教師輪崗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2 20:5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名師校長“挪窩兒”,三大保障能否降溫擇校熱?——聚焦校長教師輪崗機制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新學期開學,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從原則上提出校長“任滿兩屆應交流”,並對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教師在同一所學校的任教年限以及交流輪崗比例等提出要求。

    記者在一些地方走訪發現:這項政策著眼于推進我國義務教育資源均衡,從“擇師”這一源頭遏制擇校,但與我國義務教育學校和校長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相比照,還面臨諸多憂慮和阻力,相關實施細則還期待“更接地氣”。

    超級名校一家獨大,擇校年年難禁

    “説穿了,學生‘擇校’都是因為追捧名師。”呼和浩特市城郊某中學校長告訴記者,近年來,市中心紛紛打造“名校”品牌,一批好老師被“挖”走。即便是新招來的師範類大學畢業生,鍛鍊兩三年後,有點兒本事的全通過考試或各種關係進了城。

    類似的怪圈在很多地方都難以破解。“老師走,學生跟著走,名校對師生資源的壟斷,勢必造成校際差距不斷加大”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研訓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説,動輒上萬人的超級名校一家獨大,而周邊的學校卻“失血嚴重”,日漸勢微,最終導致擇校年年難禁,熱度不減。

    “城鄉和不同城市間的師資差距已經形成嚴重的教育生態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從全國範圍來看,義務教育不均衡已由過去主要表現在硬體上轉變為軟體的差距,其中最突出表現為師資差距。

    專家認為,眼下許多地方探索教師輪崗制度,也是在教育資源短期內難以均衡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在現有的行政體系下,教師往往“逆均衡”流動。薄弱學校的中青年教師一旦被評為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等,經常被名校“挖墻腳”。

    “很多地方政府部門依然把每年吸引多少高級教師當成政績,在這種前提下,教師交流輪崗將有多少教師參與,能否達成實效,值得關注。”儲朝暉説。

    校長教師“挪窩兒” 三大保障嘗試消除疑慮

    針對一些校長和教師對於輪崗交流的疑慮,一些地方的試點已經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

    ——考試+註冊:打造師資儲備平臺

    作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的重要舉措之一,2011年,浙江、湖北率先啟動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與定期註冊試點工作,2014年將試點省份擴大到15個省。

    ——增加生活補助:提高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

    截至2014年上半年,在有連片特困地區縣的22個省份中,已有20個省份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的受益面分別達到90%和78%,其中有14省份的實施縣基本實現了鄉村學校全覆蓋。迄今中央財政共下達綜合獎補資金21.14億元,各地結合實際確定補助標準。

    ——農村教師週轉宿舍:解決“走教”教師的後顧之憂

    解決好農村教師住房問題,是農村學校留住優秀教師的有力保障。按照2015年相關規劃,將建成週轉宿舍37萬套1296萬平方米,受益教師達46.4萬人。

    建立“標準化”學校,誰還會去挑三揀四?

    “雙流和新津兩個縣有兩所學校相隔一條河,一邊教師年績效工資是4萬多元,一邊僅有2萬多元。”成都市一位教育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説,目前教師隊伍在縣域內自由流動較容易,縣與縣之間流動就面臨著績效工資的差異,必須幫助教師用職業認同代替對某所學校的認同。

    三部委在《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提出,加強縣(區)域內義務教育教師的統籌管理,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師交流輪崗的管理體制障礙。

    採訪中,部分中小學校長提出,當前針對教師的培訓面相對較窄,培訓分層力度不夠,培訓方式有待改進。很多教師培訓動輒幾百人,缺少交流、互動,很難達到培訓效果。應針對新進教師、發展中教師、拔尖教師等不同群體,提供不同的培訓內容。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殷飛建議改革現行的教育考評機制,“如果評價教育政績不是看當地最好的學校怎麼樣,而是看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之間的差距大小,相關領導就會去抓教育均衡。”

    “如果政府能建立‘標準化’學校,每所學校的設施和師資都處於同樣的水平,誰還會去挑三揀四?”呼和浩特市民廖凡説。(記者 吳晶、劉奕湛、施雨岑、王思北、胡浩、賈立君、淩軍輝、楊玉華、吳曉穎)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