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將校訓融入育人之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4 17:5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西安9月4日電(記者 許祖華)“4年的求學之旅,交大的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我們的血液!‘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令我們終身受益。”西安交通大學仲英書院錢學森實驗班的李俊傑在畢業典禮上深情地説。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辦學格言,是教育精神的凝練表達,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砥礪前行。

    交通大學最早發端于1896年組建的南洋公學,這16字校訓最早源自1909年唐文治校長頒布的“勤儉敬信”4字校訓,1937年正式頒行並記載于當年6月編印的《交通大學一覽》,其後歷經沉浮,2005年被恢復啟用。

    據西安交大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這16字校訓源自傳統經典《論語》等,體現了中國優秀文化的精義,蘊涵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道德情操多個方面。

    “精勤求學”,意為專心勤勉地探求學問;“敦篤勵志”,則是敦厚篤實地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果毅力行”,就是要果敢堅毅地竭力而行、努力實踐;“忠恕任事”就是以對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他人,勝任自己所擔當的職責。

    西安交大學生處處長尚春陽説,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都會對新生進行校史、校訓等入學教育,讓大學生在了解學校歷史的同時,認識和理解校訓的深刻內涵,把校史、校訓融入學校的育人工作中。

    西安交大能動學院能動32班學生田紅珍説,在學校圖書館三樓的錢學森紀念館裏,看到過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當年在交大讀書時的一張試卷,當時老師給了錢學森100分,但是錢學森自己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主動要求扣分,最後老師給了他96分。科學巨匠用行動為“精勤求學”做了最好的詮釋。“這也將激勵著我們在求學的道路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走進西安交大校園,梧桐道上綠樹成蔭。坐落在梧桐東道的西遷歷史紀念館,向學子們講述著這所學校的輝煌歷史和責任使命,傳唱著16字校訓精神。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為支援西部建設,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到西安。面對國家需要,許多知名教授放棄上海的舒適生活,懷揣“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豪情,舉家來到西安。

    曾主持設計出中國第一台交流電動機的鐘兆林教授,西遷時將已癱瘓在床的妻子安頓在上海,孤身一人來到西安;西遷時賣掉上海房産,偕妻子來到西安的陳大燮教授,臨終前把畢生積蓄捐給學校設立獎學金……

    數千師生僅用一年時間,就使這座學校在西部順利開學,從此紮根、開花、結果。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教師,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不少初創者把自己永遠留在了黃土地上。西安交大人用行動踐行著“果毅力行”,孕育出“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的校風。

    如今,新一代西安交大人以變革創新,踐行著“敦篤勵志”的校訓精神。實施“2+4+X”的新的教學模式,創辦錢學森實驗班,引入科學藝術融合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行通識教育,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工程坊和體育中心,探索“知行合一、學思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全面推行學院和書院相結合的“雙院制”管理,將學生的“成長與成才”相結合,並將體育精神融入人才培養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也為大學精神賦予了適應全球化競爭力的新內涵,形成鮮明的育人特色。

    “校訓教育並熏陶了一代代交大人,他們中涌現出許多傑出人物;校訓也激勵著新一代交大人銳意創新,用艱苦奮鬥續寫輝煌。”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認為,校訓作為西安交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當前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將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引領功能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培植先進的校園文化和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