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台灣中秋節的“大同小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7 16:4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台北9月7日電(記者 韓淼 陳鍵興)又將迎來中秋佳節,台灣各處的烤肉店早被預訂一空。台灣民眾也説不太清楚,究竟從哪年開始,烤肉成為團圓之夜必備的“應景節目”,街邊騎樓、森林公園、郊外溪邊,都能見到人們架起爐子,點起炭火,動手烤肉的身影。

在台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傳統節日。賞圓月、食月餅、嘗柚子的習俗,自閩粵先民移民來臺傳承至今數百年,相較而言,“烤肉”無疑是晚近的新民俗。幾天前,還有台灣友人討論起中秋烤肉的起源,結果是眾説紛紜。其中一種説法是,二三十年前,台灣兩家烤肉醬廠商在中秋節打起“廣告戰”,沒想到竟培育出“中秋烤肉”的風潮。

近日,雖然還沒到中秋節的正日子,晚間已能不時遇見一群男女老少圍著爐子,烤起肉片、玉米、蘑菇等食材。據了解,各地超市應節推出了烤肉專櫃,生意十分紅火。

雖然烤肉之風尤盛,但傳統並未式微。當年,先人背井離鄉,跨越“黑水溝”,落腳台灣,墾殖開荒,中秋之際自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因此,台灣民眾特別重視中秋節,許多習俗代代相傳。閩南話中,月亮被稱為“月娘”或“月娘媽”。每逢中秋,台灣民眾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祈求闔家平安。

説到吃柚子,也是閩臺地區人民的中秋特色習俗。中秋恰逢柚子産季,吃完烤肉再品嘗解膩的柚子,似乎是再好不過的搭配。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諧音,蘊意吉祥,歡慶佳節之餘,也討了個“彩頭”。

在台灣,中秋節吃柚子可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了事。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好給小朋友做帽子。有的手工達人會在柚子皮上作畫,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動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著實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

月餅自是最不可少的,在台灣,買月餅也可以做慈善。島內的一些慈善組織與企業合作,吸收殘障人士做月餅,為他們增加收入。在超市裏,人們可以參加慈善組織舉辦的為殘障學生認捐月餅禮盒的活動,在傳統節日裏傳遞一份可以溫暖更多人心的大愛。

不過,今年的中秋節,台灣民眾在選購包括月餅等糕點在內的食品時“有點煩”,必須格外小心。本月4日,警方查處了一起震驚全島的“餿水油”事件。不乏業者用回收的餿水油和皮脂油混充食用豬油,流入市場數量高達數百噸,數百家食品公司、餐館購買了這批劣質油品。儘管清查行動已經展開,回收封存下架了部分相關食品,但人們還是十分擔憂,這無疑為今年的中秋節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本該大賣的中秋之際,台灣許多餅店卻不得不銷毀庫存。在基隆一家百年老店前,排隊的長龍如往年中秋節前一樣,但不同的是過去是買餅的人在等候,今年卻是來退貨的消費者。店家對媒體透露,這次退貨的金額估計會超過百萬元新台幣。

這個中秋,對“餿水油”涉事者來説,將是一段慘澹甚至慘痛的回憶。而民眾則希望商家好好接受教訓,未來不再唯利失德。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