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如何城鎮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0 15:34 來源: 瞭望
【字體: 打印本頁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流域各省市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目前已經形成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實力比較雄厚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上中下游比較來看,城鎮化水平差距大、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大、居民收入差距大。需要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優化空間佈局,完善城鎮體系,使其儘快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帶。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對於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尤其需要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貫穿于推進長江經濟帶城鎮化的全過程,加快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和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把長江上遊地區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等生態極度脆弱地區的農村居民吸引下來,就近或到中下游城市從事二三産業,儘快改變他們的貧困狀態,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城市居民和外來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

    具體來看,長江經濟帶是我國人口分佈比較密集的地區,存在著大量的農業轉移人口,尤其是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安徽、江西是我國農業轉移人口的主體區域,每個省轉移人口規模都在1000萬以上,重慶市轉移人口規模在800萬以上。轉出地存在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的問題,將來會出現留守老人的問題。

    農業轉移人口是最有條件、最有可能轉為城市居民的人口,且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市民後,繼而將整個家庭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存在放大效應。這將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長江上遊地區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居住人口眾多,保護環境成為重中之重。

    必須堅持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並舉、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並重的原則,把減少上遊地區農村人口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點,盡可能吸引他們就近到城市和城鎮就業或轉移到中下游地區。

    要根據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合理確定上遊地區城市規模,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加快發展,提高對農村轉移人口的吸納能力。

    長江下游地區跨省(市)流入的農業轉移人口數量多,要把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城鎮化的著力點。

    重點將城鎮戶籍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業轉移人口延伸和覆蓋,並將滿足一定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市居民。

    “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堅持“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的原則,在收費、管理等方面與戶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在醫療衛生方面,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與當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傳染病防治、兒童預防接種、婦幼保健等免費服務;在勞動用工方面,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和技能鑒定補貼政策;在社會保障方面,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參加工傷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在住房方面,多渠道提供和改善農業轉移人口居住條件;在維護權益方面,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法律援助和社會救助。

    發揮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輻射力

    圍繞長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超大城市,初步形成了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

    這幾大城市群已成為農業轉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地區,其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也比沿江其他地區明顯高出一個層次,是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區。

    繼續發揮城市群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城市群內各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

    加強城市群的科學規劃,建立城市群的區域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城市群內的各大都市的産業結構向高端化邁進,中小城市提升産業功能和吸納能力、小城鎮增強公共服務功能,增強城市群區域的産業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載能力。

    同時,拓展長三角城市群的輻射範圍,強化江淮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的對接,推動兩大城市群融合發展。

    增強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競爭力。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內部的分散化發展和武漢大都市組團式發展。

    促進武漢市城市功能向外疏解,將其部分功能向周邊轉移,提高中小城市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納能力。

    依託長江黃金水道、主要陸路交通幹線,加強重慶、成都城市之間的資源整合,優化城市功能,實現錯位發展,形成以重慶、成都為核心的川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打造帶動長江上遊地區的發展引擎和開放門戶。

    除此之外,應通過三大城市群輻射帶動三大經濟區。

    其中長三角經濟區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依託,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輻射江西省的上饒、景德鎮、鷹潭等地區。

    該經濟區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城市體系合理、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基礎設施最完善、經濟實力最雄厚、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但蘇北地區、浙南地區、安徽省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要通過統一規劃、加強合作、基礎設施對接等舉措,實現經濟區協同發展。

    長江中游經濟區以長江中游城市群為依託,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該經濟區要在加快提升長江中游城市群實力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宜昌、襄陽、恩施、懷化、永州、耒陽、吉首等區域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根本解決武陵山等連片貧困地區的貧困落後問題。

    長江上遊經濟區以川渝城市群為依託,包括重慶市、四川省、雲南省和貴州省。

    該經濟區要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吸引要素在沿江城市佈局,加快港口城市發展;根本解決烏蒙山等連片貧困地區的貧困問題;同時,要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切實採取措施治理石漠化,維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促進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

    地級市的土地面積一般1萬到3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至800萬人。其中心城區的人口約50萬~150萬人,是該行政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已成為推進城鎮化的現實選擇。

    長江經濟帶內共有125個地級市,除長三角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湘東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內的56個城市之外,仍有69個城市在城市群之外。

    這些城市遠離特大城市,難以接受大都市的輻射和帶動,其自身也擔負著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重任。 

    需要在進一步壯大區域性中心城市規模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質量。增強對産業的吸納能力,擴大城市的規模。提升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這些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首先應把城市增長“綠色化”作為優先任務,不斷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強度,努力構建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城市。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和治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維護城市生態環保安全;同時,秉持節能和可再生的原則,加大生産、生活、交通等領域的節能環保力度,建設綠色城市。國家應支持瀘州、襄陽、長沙、南昌、九江、上饒、蘇州、湖州、寧波、衢州等城市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建設生態宜居為特色的綠色城市。

    其次應注重歷史文化底蘊的生態構建,凸顯城市人文化、人性化、自然化、情調化、生活藝術化的形態,加快建設人文城市。

    深度挖掘經濟帶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蘊和人文資源,突出城市文化差異和個性化發展,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支持人文城市建設。

    發掘吳越文化、巴蜀文化、三湘文化、楚文化及江南文化、民族文化、碼頭文化等不同地域的文化內涵,建設一批個性鮮明的人文城市,形成山水江城交相輝映的格局。

    再者應增強城市産業支撐力。

    按照産業集聚、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原則,引導企業向園區、園區向城市和城鎮集中,帶動農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鎮轉移。

    鼓勵和支持産業集群的培育,構建帶動能力強的産業鏈,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提高産業的根植性。

    進一步加大開發區和産業園區的支持力度,支持園區加快發展,提高園區對産業的吸納能力。

    鼓勵和支持特大城市、大城市規劃建設新的産業集中區,實現産業與城市發展相互依託、同步建設,逐步向外轉移主城區的部分功能,實現産城融合、産城一體。

    不斷完善城市市政、公用等配套功能,優先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學校、醫院和其他商業、金融服務業。中小城市的園區建設,要依託現有城市基礎,適當進行功能分區,實現功能共享。(作者工作單位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 肖金成、黃徵學)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