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國務院已經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一系列簡政放權的舉措持續發力,在民政領域簡政放權工作進行的如何?繼7月31日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準備案後有什麼新的動作?民政部簡政放權對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將産生什麼樣的積極影響?2014年9月24日10時,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作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民政部行政審批事項調整幅度約50% 顧朝曦介紹,截至2013年年底,民政部共有行政審批事項11項,今年進一步精簡,調整幅度約50%。 2013年當中,民政部改革、放權的主要是一個大項三個子項。一個大項主要是指的法律規定自批准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團及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備案。三個子項就是指全國性社團的代表機構、分支機構設立、變更、登出登記這三個事項。2014年民政部要取消兩個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一個是全國性社團的籌備審批,全國性社團成立前籌備時就要審批,同意不同意你籌備;另一個是假肢矯形器製作師執業資格人員的資格註冊。還要取消兩個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其中一個是涉及到社會福利基金資助項目的審批;另一個是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還有一個事項是將烈士評定事項改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除此之外,還有兩項內容是把以前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成了後置審批。一個是養老機構的設立許可,一個是假肢矯形器生産裝配企業資格認定。 哪些社會組織可直接登記? 顧朝曦表示,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和城鄉社區服務類等四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門進行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為落實直接登記,我們正在積極協調國務院法制辦修訂出臺《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制定《四類直接登記社會組織認定標準》和《全國性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暫行辦法》,並積極推動地方開展直接登記。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自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開展直接登記以來,全國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約3萬個,佔同期登記的社會組織40%以上。下一步,我們將採取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推動的方式,推動直接登記工作的發展。對國家迫切需要的,對社會和人民群眾有益的社會組織,優先予以直接登記。 如何推廣政府購買服務? 顧朝曦介紹,一是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在民生保障領域,重點選取社會事業、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服務項目;在社會治理領域,重點選取社區服務、社會工作、法律援助、矛盾調解、特殊群體援助等服務項目;在行業管理領域,重點選取行業規範、行業評價、行業統計、行業標準、職業評價、等級評定、行業評估、決策諮詢等服務項目。 二是進一步明確資質條件。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要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及專職工作人員,要有完善的內部管理、財務核算和資産管理制度,要能提供年度報告、財務審計報告、依法繳納稅費和無重大違法記錄聲明等相關證明材料,並滿足必要的專業資質要求。對於國家重點扶持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社會美譽度較高的社會組織,還應該在公平競爭、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 三是建立完善信用記錄。民政部門將加強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評價,建立社會組織誠信目錄,將承接過程中有違法違規或其他違反誠信原則的社會組織列入黑名單,並設立懲罰機制。同時開展信息公示活動,接受第三方評價。 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 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顧朝曦表示,發揮社會力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是簡政放權一大特點,在幫助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上要注重四點。一是強化自治功能,推動完善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和民主機制,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引導社會組織依法按照章程開展活動,提高規範化水平。二是引導社會組織健全用人制度,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配合有關部門制定社會組織人才工作政策,為社會組織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條件。三是完善政策,對社會力量舉辦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群眾健身、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與公辦機構一視同仁,實行同等國民待遇。四是加強輿論宣傳,傳遞社會組織“正能量”,為社會組織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顧朝曦同時提到,在對社會組織事中事後監管上,民政部一是要推進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制定出臺《社會團體信息公開辦法》等規章規範性文件,要求社會組織定期披露財務收支情況和重要業務活動等信息,自覺接受社會公眾和會員的監督。二是要加強社會組織日常監管,優化年度檢查,健全年度工作報告和抽查審計相結合的監督機制,研究制定第三方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三是要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完善投訴舉報受理機制,充實執法監察力量,嚴格執法監察程序,建立健全民政部門與公安、安全、工商、稅務等部門以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業務主管單位)聯合執法機制,維護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良好秩序。四是要建立管理信息平臺,推動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管理信息的交換和共享。 “烈士評定”仍由民政部門負責 行業證書審批下放相關專業機構 顧朝曦強調,考慮到《烈士褒揚條例》中三種犧牲情形所體現的國家行為的特殊性,為了把握政策的平衡性,由民政部負責評定。其他一般情形的烈士評定,由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 行業證書方面,顧朝曦表示,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作為非行政許可類審批事項將予以取消,相關職能轉移給有關行業協會或者學會承擔。這並不是説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將會廢止,只是承擔主體發生了變化,考試含金量和證書效力不會改變。 顧朝曦同時提出,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類似于醫師,對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實行執業準入,符合行政許可設立要求,也是國際慣例。如果將強制性的行政許可轉變為非強制性的職業水平評價,取消該行政許可事項,民政部會將相關職能轉移給行業組織,即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承擔。屆時,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執業不再實施強制性註冊,可以自願“領證”,中國康復器具協會實施登記註冊服務。民政部門作為主管部門,會採取合理措施,鼓勵和引導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製作師參加註冊,做好對該項工作和行業協會的監督和指導工作。 養老服務業鼓勵規範並存 設立政府許可制度有利於該行業發展 顧朝曦提到,發展養老服務業,既要鼓勵社會參與,也要規範和加強管理,二者並不矛盾。第一,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需要。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時期,養老機構的軟硬體條件和服務管理,直接關係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有利於適應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需求,有效預防、減少和解決養老機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是強化養老機構行業管理的需要。明確了民政部門對養老機構的設立審批權、行業管理權。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有利於民政部門將各種類型的養老機構統一納入行業管理的範圍,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滿足養老服務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第三,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是保障投資人合法權益的需要。為配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營利性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也由工商登記前置改為後置,實行"先照後證"。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度,對養老機構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標準作出明確規定,有利於引導社會力量理性興辦養老機構,有利於養老機構依法規範運營,防範和規避風險,有利於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促進養老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 取消“社會福利基金資助項目審批” 有利於規範福彩公益金管理 顧朝曦表示,社會福利基金的概念已被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概念替代,尤其自2013年起,我部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已經按照“因素法”切塊分配,不再進行項目審批。取消“社會福利基金資助項目審批”,有利於從名稱、內容和管理方式上進一步規範現行的福彩公益金(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做法,有利於統一認識,推進工作。 如何加強對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監管,顧朝曦提出三條辦法。一是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出臺《民政部本級彩票公益金中央級項目評審辦法》和《民政部本級彩票公益金資助舉辦培訓班管理辦法》等監管文件。二是繼續採用因素法分配補助地方福彩公益金。根據我部與財政部反復協商,決定除了“明天計劃”等個別據實結算項目外,其他補助地方項目主要採取“因素法”進行資金分配。三是加強公益金使用績效宣傳。樹立福利彩票良好品牌形象。委託社會組織對上一年度全國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第三方評估,併發布年度評估報告。四是加強實地督查。適時聯合紀檢監察、規劃財務、人事等部門,赴各地和中央級項目單位進行實地督查和抽查,以發現問題,糾正錯誤,規範工作。(薛雪)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