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稅改革初成正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30 08:33 來源: 新華每日財經分析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清費立稅、減輕企業負擔:從今年12月1日起,全國煤炭資源稅將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稅率由省級政府在規定幅度內確定。此項改革歷經20年,終於初成“正果”。

    會議認為,煤炭資源稅改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既定任務。李克強指出,目前我國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已全面實施,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平穩,煤炭價格低位運行,總體來看,是推出煤炭資源稅改革的較好時機。

    資源稅對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可採取累進稅率來調整和規範社會參與者對於自然資源的佔用;通過對起徵點、稅率和適用範圍的調整來應對經濟週期變化;還可以通過稅賦收入再分配來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此外,資源稅可以調節資源級差收入,排除因資源優劣造成企業利潤分配上的不合理。

    我國煤炭企業現行稅費制度是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逐漸形成的以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為主,專項費用(探礦權價款、採礦權價款、探礦權和採礦權使用費)及其他費用為補充的資源性稅費制度。其中資源稅一項採用從量計徵方式,稅率幾經調整,目前普通煤炭産品適用稅率的平均水平在3元/噸左右。資源稅改革從2011年11月開始全國推廣,但煤炭行業暫時游離于推廣範圍之外。

    隨著供求關係變化,國內市場噸煤均價從100多元上漲至巔峰時期的七八百元,近兩年來又因需求不振,一路下跌至五六百元。即便如此,資源稅在價格中所佔比例仍然遠不足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稅率過低導致煤炭資源稅的調節和引導功能嚴重弱化,資源所在地從中獲得的收入太少,資源補償功能欠缺。

    此外,從量計徵方式本身也存在諸多弊端。我國各地煤炭資源稟賦相差巨大,規管部門需要對各個礦山逐一設定稅率,以反映資源價值和開採所連帶的環境成本等,自由裁量空間大。同時,由於每座礦山適用均一稅率,有可能助長經營者採富棄貧,以此降低開採成本、實現較高盈利,這一點與資源稅的設立初衷相悖。

    不少煤炭企業對資源稅改革心存疑慮,重要原因之一是擔心地方政府借機大幅上調稅率、擴充財政收入,由此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此外,原先地方政府收取的各種費用雖然名目繁多,但仍比較“靈活”,而如果這些費用轉化成具有法律嚴肅性的稅種和剛性的稅率,它們就會失去“運作”空間。

    對此,會議指出,實行煤炭資源稅改革,完善資源産品價格形成機制,既能讓資源地區受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通過減少名目繁多的收費,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也可促進煤炭資源合理開採利用,推動科學發展。會議要求立即著手清理涉煤收費基金,停止徵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取消原生礦産品生態補償費、煤炭資源地方經濟發展費等,取締省以下地方政府違規設立的涉煤收費基金,嚴肅查處違規收費行為,確保不增加煤炭企業總體負擔。

    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後,煤炭供求關係發生深刻變化,“挖煤如挖金”的日子一去不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本輪煤炭資源稅改革中,中央把指揮棒交到了各省級政府的手中。既要實現煤炭資源和環境補償功能,又要確保本地區煤炭企業在全國市場上的競爭力,資源稅率該如何厘定,這無疑是對各省級政府管理智慧的新考驗。(記者 孫笑天)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