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淶源縣深山區,李芳攥著家裏東借西湊來的幾百塊錢,站在河北經貿大學門口,憧憬之中有些忐忑。“但沒想到,我通過‘綠色通道’不用交一分錢就辦了入學手續。”這個來自普通農家的孩子説,因為家裏還有個正在讀書的弟弟,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湊齊她的學費。 9月12日,是河北經貿大學大一新生開學的日子,與李芳一起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手續的,還有其他486名本科新生。“我們學校已經構建了全方位的助學體系,不交學費,也可以先入學。”談起這些,該校宣傳部部長孫擁軍很是感慨,“我們上大學那會兒沒這些政策,借錢也很不容易,現在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資助形式,家庭困難學生入學後面臨的經濟難題基本都能解決。” 與當年的孫擁軍不同,今年18歲的李芳是幸運的,從上小學開始就陸續享受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我剛上小學的時候,還要交學雜費和課本費等費用,一年下來怎麼也得一二百塊錢。”李芳記得,2007年9月,也就是她上6年級的時候,就不用交任何費用了。對於靠種地為生的農村家庭而言,家裏兩個孩子的學雜費和課本費一下子都免除了,無疑是個大好消息。 2008年9月,李芳去縣城的一所寄宿制學校讀初中,週一入校週五回家,平時吃住都在學校。“我們不僅免收住宿費,每年還能獲得1000多元生活補助費。”讀高中時,李芳又正好趕上國家助學金政策,“每年都能獲得2000元左右的助學金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對教育事業發展高度重視,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水平普遍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90%的農民是文盲。河北省初中學校僅有33所,每萬人只有不到7個人有機會上初中;高中學校17所,每年應屆畢業生只有400人。到2000年,河北省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基本掃除文盲,全省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99.9%、98.8%,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9.73%。 從黑屋子、土臺子、泥孩子,到高標準教學樓、現代化多媒體教室;從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建立從學前幼兒到博士研究生全覆蓋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讓教育公平的陽光照進困難家庭,為每個孩子上學織就一張“無憂網”。 “2013年,河北省共安排各級各類財政性專項資助資金27.9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42.3萬人,通過‘免、助、補、獎、貸’等多種形式,實現了全省各類教育資助全覆蓋。”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劉教民表示,今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標準還將不斷提高,資助範圍不斷擴大,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教育惠民政策的不斷出臺,使河北省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教育機會顯著增加。到2013年,普通中學總數達到2944所,其中初中2381所、高中563所;當年招收初中學生78.36萬人,在校初中生達到208.85萬人。今年河北省有41.82萬名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數的1000多倍。(記者 王敬照 通訊員 胡卓理)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