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從長江經濟帶建設看區域協調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10 13:1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安蓓)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四個省市的企業在長三角地區各口岸海關進出口貨物,9月22日起可自主選擇向經營單位註冊地、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或其直屬海關集中報關點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

    這是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根據9月12日海關總署發佈的公告,海關通過建立區域通關中心,構建統一的申報平臺、風險防控平臺、專業審單平臺和現場接單平臺,形成涵蓋長江經濟帶海關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以實現長江經濟帶通關作業一體化。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將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

    《意見》提出,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推進一體化市場體系建設,加大金融合作創新力度,建立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治理機制,建立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協調機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説,打造長江經濟帶是支撐東、中、西部共同發展的全局戰略,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不同層次經濟區域之間內在合作的新紐帶。這需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實現不同層次經濟區域的協調發展。

    從目前情況看,長江經濟帶的城市群發展極不平衡,江浙滬的GDP佔整個經濟帶的一半,要素資源向優勢地區集中,而長江中上遊不少地區仍處於欠發達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近年來,長江生態環境受到較大破壞,保護好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成為建設長江經濟帶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從發展戰略來看,必須改變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發展不協調的局面,把重點放在中上遊地區,讓長江經濟帶實現雙向開放、聯動發展;與此同時,要建立上中下游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區域政策與區域合作處處長周毅仁説,近年來,我國區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於缺乏相關體制機制的配套,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仍沒有較好地解決。應該看到,因地制宜,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可以更多地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但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必須通過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才能解決。

    當前,我國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首先要做好長江流域一體化頂層設計和規劃,通過改革創新和更多依靠市場機制探索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這將為研究制定實施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戰略的相關政策提供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