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12月13日電 (新華社記者 劉冬傑) 回歸祖國15年之際的澳門,宛若一個初長成的少女風姿婀娜。霓虹燈掩映下的恢弘建築美輪美奐,蕉風椰影四季蔥綠,春潮般涌動的音樂噴泉讓人流連忘返。 然而,這繁華的世界裏有一種精神在薪火相傳——居安思危、開源節流、"綠色"生活。這一點可從澳門社會踐行節水節電、"袋袋相傳"的進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飲水思源 開源節流 澳門淡水資源匱乏,超過95%的原水要依靠內地供應。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組長、特區政府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政府及國家水利部門對向澳門供水問題非常重視。過去幾十年裏,國家領導人多次下達指示,要求保障對澳門的供水安全。 2004年秋冬至2005年春,由於降雨持續偏少,珠江口鹹潮上溯不斷加劇,嚴重威脅珠海、澳門等珠三角地區居民的飲水安全。 為此,國家水利部門首次實施遠距離跨區域的水量統一調度,從上遊骨幹水庫調動數億立方米的庫容至珠澳地區的取水口,以淡壓鹹,成功地解除了鹹潮對珠澳的供水威脅,澳門居民搶購桶裝水的風潮一去不復返。 此後,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水資源的管理,先後成立了鹹潮應變措施小組和節約用水推廣小組,2008年12月又將兩個小組合併,成立了特區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由特區海事及水務局、環保局、民政總署等政府部門及澳門自來水公司9個機構的代表組成,承擔著共同研究及解決水資源問題的職責。如何制定適當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措施,以穩定供水及提高市民節約用水意識,是工作小組的核心目標。 工作小組出臺的《澳門節水規劃大綱》,制定了8項開源節流的措施,以"飲水思源 珍惜善用"為主題,推廣節約用水。 一些政府部門和公共設施在構建節水型社會運動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節水小組所謂的"開源"即是包括研究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節流"則是鼓勵民眾採用各類型的節水器具。目前,氹仔石排灣公園就是用收集到的山水灌溉花卉,經驗值得推廣。 工作小組以"社區節水巡禮"形式宣傳節水,還到酒店旅館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得到幾十家酒店的積極支持和響應。與此同時,還推出"校園節水計劃""中小企業節水鼓勵計劃"和"商廈節水計劃",拓展推廣節約用水的層面。 在宣傳的同時,工作小組還通過降低管網漏損的方式節水,澳門自來水的管網漏測率從2008年的13.1%已大幅下降至2013年的9.5%;工作小組還大力開展普及節水器具工作,推動澳門社會安裝了近10萬個節水器具,節水總量估計每年達75萬立方米。 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澳門每日人均生活用水量連續4年下降,由2009年的每人每日164升,減少至2013年的151升。2013年,在澳門本地生産總值及入境旅客數量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澳門商業範疇用水量與2012年持平,維持在約3400萬立方米水平。 節能節電 崇尚自然 來過澳門的人會説澳門是個"不夜城",然而"不夜城"也"慳電"。由澳門特區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倡導的一年一度的"節能周"活動自2007年起每年夏天舉行,得到特區行政公職局、民政總署、教育暨青年局等幾十個單位的響應。 "齊熄燈,一小時"作為"節能周"常勝不衰的活動延續至今,得到澳門眾多企業的參與支持,部分旅遊景點及澳門三條跨海大橋也關閉部分照明系統。 據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統計,熄燈一小時活動可節省2.7萬千瓦小時的電量。熄燈時分,素顏下的澳門回歸成簡樸的小城,"濃粧淡抺總相宜"。 "節能周"的另一個項目是"公務員便服夏"活動,呼籲所有公務員在夏日裏儘量穿輕便衣服上班,辦公室空調的溫度則被相應調至26攝氏度以節省能源消耗。 特區能源業發展辦公室還鼓勵私人企業、社團參與,全民攜手節能源。據介紹,特區公務員已養成節能習慣,每日會定時關燈和關掉計算機,從身邊小事做起以配合節能減排倡議。 此外,澳門電力有限公司每年都舉辦"電力同樂日",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廣"日常生活如何以環保和安全方式使用電力"。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感受到電力在日常生活擔當的重要角色,令社會大眾關注節能的重要性,喚起居民的環保意識。 "無膠袋日""袋袋相傳" "袋袋相傳"活動源自澳門特區消費者委員會的倡議。為減少資源浪費,消委會2008年初提議將每月的28日定為"無膠袋日"(塑料袋),活動倡議消委會確認的"誠信店"在每月28日不向買家提供塑料袋。 活動實施後,超市塑料袋消耗量有所下降,一些消費者也表示自備環保購物袋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超市負責人,均認同"無膠袋日"是達到環保目標的一項重要措施,並贊成每月增加一天"無膠袋日"。 2008年4月,消委會又將每月的18日也定為"無膠袋日"。自備環保購物袋,循環使用塑膠袋,已成為另一種時尚。 一年一度的澳門美食節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澳門特區環保局為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持續推動"源頭減廢",將美食節作為推廣環保理念的課堂,希望廣大市民踐行環保,珍惜資源。 環保局在美食節期間進行的一項"減廢計劃意識調查"顯示,有71%的受訪者認為"減廢計劃"應提倡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58%以上的受訪者表示要提倡減少使用塑料袋,53.1%的受訪者認為是避免浪費食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特區政府主導的居安思危、開源節流的"綠色"生活實踐,已逐漸被澳門市民所接受,也産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必定能讓澳門社會長期受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