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12月13日電(記者梁建強、吳植)三峽工程的建設是否誘發地質災害?工程是否帶來了負面的生態影響?泥沙淤積問題會不會成為三峽水庫的“心腹大患”?這些問題屢屢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三峽工程開工建設20週年之際,記者對相關史料進行梳理,並採訪權威專家,對三大焦點問題進行了解析。 焦點一:三峽工程誘發地質災害? 近年,三峽庫區及西部地區發生多次地質災害活動,尤其是近壩區秭歸連續發生地震,不少人將其與三峽工程相聯絡。三峽工程的建設,究竟是否會誘發地質災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指出,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在三峽工程修建之前,由於地形、地質條件複雜,三峽地區原本就是地質災害多發區。隨著三峽水庫建成蓄水,臨水岸坡的水土條件會受到影響,局部庫岸地段可能産生失穩現象,這是所有水庫在蓄水初期都會遇到的情況。 不過,鄭守仁強調,目前學術界公認,對構造型水庫誘發地震來説,水庫蓄水只可能觸發距離庫區較近且已接近極限狀態的發震斷層,且多是誘因,並非主因。 鄭守仁指出,隨著時間推移,待庫岸水勢消長逐漸形成規律,水庫周邊水土環境變化將趨於平衡,達到新的穩定,發生地質災害的數量和規模都會減小。 中國工程勘察大師、長江水利委員會原三峽工程地質專業負責人陳德基介紹,儘管三峽庫區從2013年12月以來,接連發生了三次4級以上的地震,但其強度和震中位置均在原先預判的範圍之內,並不能表示三峽進入一個地質活躍期。這一地區今後仍有可能發生5級左右乃至5.5級地震,但根據這一地區的區域地質背景和地震地質條件分析,産生6級及6級以上強震的可能性很小。 焦點二:三峽工程引發生態災難? 三峽工程對庫區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鄭守仁院士表示,在三峽工程批准建設之前,已就三峽工程對當地動植物可能存在的影響進行了嚴格論證。 目前,從陸生生態系統來看,三峽庫區陸生脊椎動物不僅可以主動遷離庫區,而且在庫區以外有廣泛分佈,不存在滅絕的危險。對於珍稀陸生植物,有關部門採取了種質資源保存、植物園保存、野外遷地保存、就地保護等措施。 “植物界的大熊貓”珙桐、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豆杉、三峽庫區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荷葉鐵線蕨……長江三峽生態園林有限公司經理張國禹介紹,為了挽救三峽庫區瀕危及特有物種,三峽集團把生態價值與環境保護放在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並於2007年7月成立了三峽苗圃研究中心,目前,中心已經引種了三峽特有、珍稀植物224個品種,共計13000多株苗木。 國家相關部門的監測資料也表明,庫區及相關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與蓄水前相比基本保持穩定。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總體保持在Ⅱ、Ⅲ類水平;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水庫未對周邊區域氣候産生明顯影響,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影響未超出論證的預測範圍。 參與三峽工程專項驗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水生生物專家曹文宣表示,三峽工程蓄水導致壩上庫區由流水變為靜水,並且水深對光線、溶氧等生態條件發生變化,對原有底棲生物、流水魚類産生了一定影響,三峽庫區生態系統目前正處於遷變過程,但整體上未超出預期。 長江水利委員會介紹,自2011年開始長江防總對三峽水庫連續三年實施了生態調度試驗,為長江主要漁業資源四大家魚創造産卵條件,調度達到預想效果,四大家魚“魚卵汛”多次出現。 焦點三:三峽工程難解泥沙淤積問題? 對水電工程而言,泥沙淤積容易導致水庫庫容不斷減小,進而影響水庫綜合效益。三峽水庫如何解決這個水電站“致命難題”,泥沙淤積的現實情況如何? 三峽集團介紹,三峽水庫蓄水以來,由於創新採取了“蓄清排渾”方式蓄水——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極大減少了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 2012年以來,三峽集團還採取庫尾減淤調度、沙峰調度等措施,進一步減少了庫尾及庫區泥沙淤積,有利於水庫更長時間保持有效庫容。各重點河段衝淤形勢及河道演變也符合前期預測成果。 中國工程院發佈的《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評估綜合報告》顯示,自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以來,入庫年均水量變化不大,但入庫年均沙量為2.03億噸,為1990年前均值的42%。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水庫上游來沙減少趨勢仍然持續,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庫懸移質輸沙量為1.83億噸,僅為1990年前均值的38%。 “隨著三峽上遊新建各大水庫的蓄水攔沙和上下游水庫的聯合調度,三峽水庫的泥沙淤積總體會進一步緩解。”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性評估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沈國舫院士説,“三峽水庫可以在100年內維持200億立方米的庫容量。”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