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崔清新 葉昊鳴)發黃的紙張、一道道查閱程序、特殊的溫度濕度等保護技術……這是人們對檔案的傳統認識。然而,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的一番話刷新了人們對檔案工作的印象。他説,要“給傳統檔案工作插上網絡這一現代翅膀”。 楊冬權是在23日召開的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進行檔案工作時“要有網絡思維特別是移動網絡思維,要善於利用網絡開展工作,把網絡信息這種‘有價值的國家資本’,尤其是政府網站信息列入歸檔範圍,對網站信息進行存檔,利用網絡進行網上實時歸檔,利用網絡發佈目錄和檔案,要把網絡利用檔案納入檔案利用統計範圍,同時也要注意網絡安全。” 據介紹,2014年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明顯加快,全國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檔案接收工作穩步開展,其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雲南省檔案館全年數字掃描均達千萬畫幅左右;南京完成數字化掃描450萬頁;浙江開展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移交接收試點工作。 楊冬權提出,2015年,各級檔案部門要繼續按照已經制定的路線圖、時間表推進工作,按期完成數字化的任務。要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各級檔案館、室在做好電子檔案接收的同時要將法人單位的門戶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等新興發佈平臺的信息進行歸檔。門戶網站等信息必須像其他行使職能的文件一樣納入歸檔範圍,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檔案部門要完成本單位門戶網站等信息全部歸檔的任務。 據了解,在切實保障檔案的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國家檔案局將繼續推進全國開放檔案信息資源平臺建設,並將著手建設全國政府公開信息平臺建設,用網上採集的辦法,逐步把全國已上網開放檔案和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收集起來,方便社會利用。 “要善於利用大眾媒體的影響力,包括紙媒、電視、網絡,尤其是新興的網絡社交平臺宣傳檔案工作,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關注檔案文化。”楊冬權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