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聯盟”、“道德責任聯盟”、“服務責任聯盟”涵蓋和引導不同群體 “徐家匯美食眾多,但午餐吃什麼卻讓不少白領頭痛。”在上實大廈上班的李小姐一直抱怨“附近午餐排隊長、價格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在街道倡導的“社會責任聯盟”下,成員單位梅園、上海老弄堂等7家餐飲企業和商務樓宇自辦食堂為白領提供午餐。坐在梅園吃著經濟實惠的午餐,李小姐和其他白領都覺得,“這個商務圈,更人性化了。” 依託區域化黨建平臺,像“白領午餐”這樣由社會資源提供公共服務的情況,而今在徐家匯街道比比皆是。前年,徐匯區成立區域黨建促進會,區域內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院大所等資源得以整合調動。在此基礎上,各街鎮區域黨建促進會分會也紛紛建立,引導更多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再加上居民區黨組織與“兩新組織”黨組織的密切互動,一個涵蓋區、街鎮、居民區三個層面全方位的區域化黨建體系正在徐匯區逐步形成。 “區級層面以聯席會議形式促進項目對接,比如生科院、漕開發、交大等三個高層次人才基地的合作,解決人才培訓教育、實驗室開放、技術轉移、企業孵化等問題,街道層面則需要做得更細更實,根據各自不同特點,將以往零散的資源整合起來,發揮黨建在引領社區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徐匯區委副書記王醇晨説。 在徐家匯街道,以“社會責任聯盟”、“道德責任聯盟”、“服務責任聯盟”為名的三大平臺今年7月推出,襄助區域黨建促進會徐家匯分會迸發活力。據介紹,三個“聯盟”涵蓋了不同的群體,比如以企業為主的“社會責任聯盟”要求誠實經營、低碳環保、回報社會等,以群眾領袖、草根明星為主的“道德責任聯盟”需共同維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以窗口單位和執法單位為主的“服務責任聯盟”則表達了服務群眾,順民意、解民憂的意願。 徐家匯商圈樓宇林立、白領眾多。除了午餐問題,停車難、業餘生活貧乏也是白領普遍反映的問題。在街道和其他成員單位幫助下,他們還商量了錯峰停車制度,新辟短期閒置地塊作為臨時停車場,新增車位458個。聯盟推出了“青年知了會”,發動白領參與策劃、設計白領藝術節。在那裏上班的白領小徐説,以前覺得這裡只是上班的地方,現在生活方便,有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即便有“獵頭”找她,也捨不得離開這裡。 在社區,胸科醫院和國婦嬰為居民提供健康講座、醫療諮詢; 反過來,社區也組織許多志願者幫醫院開展導醫服務。在企業,公司讓出活動場地,給聯盟成員搞活動,鼓勵白領到社區做“公益”。在街邊廣場,社區“領袖”帶領大家宣傳社會“正能量”,幫助維持街面、社區秩序。 “原來黨建分會有成員單位38家,三‘聯盟’成立後,聯盟成員拓展到了150多家單位。”徐家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朱鶯説,雖然相對於街道轄區內8000多家企業來説只是小部分,不過相信在這些充滿活力的平臺上,能撬動更多資源加入,讓“社區單位和街道在結對共建過程中從陌生人變成熟人,再成為親人。” 朱鶯所説的“有活力”,指的是社區單位不同以往的參與方式。“以前我們習慣派任務,現在聯盟活動由這些公益活動經驗豐富的成員單位來主導。”這些聯盟均設了5個執委,實行輪值,每期1年。輪值執委負責召集大會、組織商量活動設想等。首輪執委中智上海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在志願者日籌劃了一個大型活動“徐家匯社區親子公益挑戰賽”,聯絡三聯盟內多家單位開放“體驗崗位”,讓大家在寓教于樂中加強溝通、奉獻愛心。 在居民區層面,一種新型的區域化黨建模式也在徐匯區出現。不久前,楓林街道舉辦了第一期區域單位幹部擔任居民區黨組織兼職副書記工作啟動會暨入職培訓會。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9家區域單位黨組織選派了10名青年後備幹部,擔任居民區黨組織兼職副書記,任期半年。徐匯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郭芳説,區域內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選派幹部到居民區黨組織兼職副書記,一為資源下沉到社區,夯實居民區書記隊伍,二為培養年輕幹部,搭建新平臺,可説是雙贏之舉。(記者 張駿)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