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運用 鬆緊適度——展望2015年我國貨幣政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9 20:5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劉錚、吳雨、李延霞)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大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何去何從?

    9日結束的2015年人民銀行工作會議透出的信息顯示,今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靈活運用各種工具組合,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任務繁重,貨幣政策要保持對實體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適度支持。"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説,從"合理充裕"的措辭可以看出,2015年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將會有所寬鬆。

    2014年11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而全年預期目標是13%左右。

    "經濟增長不能靠貨幣作為主要推動力,但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能夠起到穩定器作用,最終讓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發揮更大作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

    相對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而言,2015年的貨幣政策雖然仍是"穩健"的,但"更加注重鬆緊適度"。

    "這兩年貨幣政策基本上維持穩健基調不變,但會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預調微調。特別是靈活使用多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達到鬆緊適度的效果。"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

    隨著形勢變化,我國貨幣政策工具已不僅僅是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傳統工具了。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進行了很多創新,我國央行也不例外。僅在2014年,央行就創設中期借貸便利(MLF),向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銀行投放基礎貨幣提供流動性;創設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

    曾剛説,2013年中,我國銀行體系出現一段時間的流動性緊張,從那時起央行開始設立並靈活運用多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這些新"兵器"更加靈活精準,長短結合,可以更好地達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推動結構調整的效果。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存款的穩定性下降,銀行流動性的波動將有所擴大;隨著順差和外匯佔款的減少,傳統的基礎貨幣投放方式也難以為繼。這些都需要央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有了這些新型"兵器"後,會不會就不再動用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常備武庫"了呢?央行2014年11月21日傍晚突然出手降息,使得外界對2015年是否降息、降準高度關注。

    "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的創設,豐富了貨幣政策的手段,但並不就此排除調整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當實體經濟需要時,還是有可能進行調整的。"曾剛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再度釋放了"定向調控"信號。2014年上半年央行兩次定向降準,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此次央行工作會議明確,2015年繼續實施定向調控,引導金融機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

    "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做了定向和定量兩個安排,著重服務實體經濟中的薄弱環節和領域,如三農、民生、小微企業等。"趙錫軍説。

    貨幣政策之外,此次央行工作會議還透露出重要信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2014年歲末,存款保險條例公開徵求意見,對我國金融穩定、百姓利益、民營銀行發展至關重要的存款保險制度,在醞釀超過20年之後呼之欲出。

    趙錫軍認為,今年存款保險制度或將"落地"。中國銀行業多了一道安全網,銀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最終將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