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回歸活動正在籌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19 14:29 來源: 社科院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延續了七年,沒有讓人看淡;雖然專業,卻不令人陌生。

    1月17日,在“第七屆薪火相傳——尋找文化遺産守護者年度傑出人物頒獎典禮”上,300余名與會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歷史文物、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也讓與會者倍感振奮。

    民族文化基因的自重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理事長張柏表示,文物保護事業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由於各種原因,文物保護工作與時代的要求還有距離,不重視文物保護的現象還很普遍,不少歷史文物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

    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産業研究院院長羅楊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話,表達了人們對城鎮化的關切;“讓文物活起來”,更反映了人們希望傳承文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心聲。

    文物的損毀破壞與保護並存。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對文物的珍愛便不僅是經濟價值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對民族文化基因的自重,保護也將逐漸轉變為文化自覺。但這一轉變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

    保護古村落的大國文化胸懷

    在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加速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保護事業面臨著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雙重任務與挑戰。

    為記錄歷史,交流經驗,基金會經過一年努力編纂的首部《中國古建築行業年鑒》日前正式出版。據基金會執行秘書長安然介紹,年鑒由政策法規、工程名錄、設計案例、資質名錄五部分組成。設計案例收錄了革命舊址、壁畫彩塑、寺廟、古建築群、古民居等16項,工程案例收錄40項,為政府決策提供了相關依據,成為社會了解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窗口。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認為,該年鑒對於有效保護、修繕古建築起到積極效果,但對失敗的案例也應予以重視。

    傳統村落蘊含著豐富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産。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調查,在2012年4月之前的十年中,我國“平均每天消失80—100個村落”,保護傳統村落已迫在眉睫。自2012年4月始,我國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啟動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和保護工程。現已公佈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有2555個村落入圍。在頒獎後進行的“古建築保護與利用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這一政策行動體現出了一個文化大國的眼光、氣魄、決心和科學的態度。

    以文物為載體加強交流互鑒

    “我反對在‘利用’上做‘經濟’文章”。在新中國文物事業崗位工作了65年的謝辰生先生旗幟鮮明地表示,“讓文物活起來”首先在於科學研究,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而不是用來開飯館、建會所,追求資産化經營。基金會傳統手工藝保護專家吳發榮認為,有些“非遺”文物僅在博物館中展示是不夠的,讓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熏陶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是傳承的應有之義。

    咸陽市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成崗認為,《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公佈意味著大規模修繕工作會接踵而來。應建立科學的維修機制,使古建築維修保護工作從搶救步入常態化軌道。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第一,認真編制古村落保護規劃,以規劃引領保護工程的實施;第二,通過立法保護古村落本體及周邊自然環境;第三,嚴格資質審查和隊伍培訓,保證古建築保護工程的質量。

    “讓文物活起來”,是今年國家文物工作的重點。張柏表示,基金會目前正在籌備與有關亞洲國家發起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回歸活動,以及重走絲綢之路活動,努力使“活起來”的文物成為優秀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記者 項江濤)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