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0多名在閩全國人大代表觀看省高院信息化實戰演示後,為精彩的操作集體點“讚”。 數十秒內精準查控“老賴”名下存款、遠程視頻接訪百公里外申訴人、司法公開信息“一網打盡”……2014年以來,在福建省司法領域,一場信息化革命悄然興起,曾經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今已成為現實。 當大數據時代踏步而來,福建省省法院樹立互聯網思維,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審判效率、破解執行難題,滿足了信息化時代社會公眾對司法活動的知情權、監督權。 執行演繹“福建速度” 2014年12月22日下午,依託全國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僅用14分鐘,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就成功劃撥了一名被執行人在北京開立的銀行賬戶內的存款。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執行網絡查控系統”試運行後,網絡劃撥異地存款的全國第一案。 不久前,在福鼎市的一家房企老闆拖欠了3343萬元後便開始東躲西藏。福鼎法院於是將其錄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隨後,當地金融機構因其上了法院“黑名單”,拒絕向其發放貸款。借貸無門的老闆只得主動現身,履行了還款義務。 2014年初以來,省高院實現與全省35家銀行機構以及公安、工商、國土等部門網絡對接,以往執行法官為查找被執行人財産線索“跑斷腿、磨破嘴”的狀況一去不返。 省法院還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體系,將全省15.1萬餘名失信被執行人納入“黑名單”,並通過媒體、網絡公示。同時,對失信人在融資、置産、出境、註冊公司等方面進行嚴格限制,擠壓“老賴”生存空間。 無處不在的信用懲戒讓失信者四處碰壁。據統計,2014年全省先後有12186名失信被執行人履行了義務。 福建省執行信息化工作在全國叫響,成為向全國推出的“福建樣本”。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福建省調研時指出,福建法院執行指揮系統已基本實現覆蓋全省、內外聯動、快速反應的信息化功能,走在全國前列。 便民服務“線上”拓展 1月12日,永春縣的劉先生來到永春法院立案庭,不到10分鐘就完成所有異地立案手續。 通過泉州法院“跨域·連鎖·直通”式訴訟服務平臺,當事人只要在離自己最近的法院或人民法庭立案,相關的紙質材料就能被掃描成電子文檔,由法院工作人員通過專網移送給管轄法院。 案件在法院立案後,在哪個庭審理、由哪位法官審、什麼時間開庭、有意見向誰反饋……這些曾經困擾案件當事人的問題,如今通過一個短信、一個電話,或者登錄相關網站,便可足不出戶解決。經過近幾年努力,福建省法院建成覆蓋全省的“12368司法信息公益服務系統”,為當事人提供宣傳引導、預約立案、訴前調解、救助服務、信訪接待等一站式訴訟服務。 為了讓當事人打一個公正、明白、便捷的官司,福建省法院廣泛運用新媒體技術,加快信息發佈、網上辦事、綜合服務、社會監督等平臺建設,積極完善遠程立案、語音查詢、網上辦案、在線服務等便民功能,不斷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公正司法提供有力支撐。 2014年1月,省高院成為全國首個開通官方微信的高級法院;其官方微博粉絲累計已突破46萬。隨著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密集開通,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快速步入了“線上”時代。 “智慧法院”漸行漸近 在省法院的全省司法信息集控管理中心,20塊70英寸的高清大屏幕正實時顯示全省數億個節點的司法數據。“這裡是全省法院的大數據總控中樞。”省高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 “從類型上看,民間借貸、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婚姻家庭糾紛佔據民事案件數量前三位;在刑事審判方面,危險駕駛罪居案件第一位……”據介紹,在司法大數據平臺,系統正在實時分析各類案件的審限、質效等情況。 除對司法信息數據進行實時匯集、生成、分析並可視化運用外,集控管理中心還具備遠程音視頻指揮調度、信息網絡集中管理等功能,能進行庭審觀摩、司法公開、執行指揮、視頻調度、審務督查等。 只要進入系統,每一個審判法庭、每一個人民法庭、每一個訴訟服務中心、每一個審判流程、每一次執行過程、每一次訴訟接訪、每一個安防處突、每一台警用車輛都“一覽無余”,構成了福建省法院特有的信息化“八個看得見”。 依託這只“千里眼”,省法院開展對下督察變得更簡便、準確。通過網上督察,2014年省法院督察窗口、庭審、會議1780多場(次),向全省發出整改通報18次,整改解決問題245個。 “適應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發展態勢,構建‘福建智慧法院服務系統’將是下一步全省法院的重要工作內容。力爭通過一年時間,實現所有案件的立案、分案、庭審記錄、錄音錄像、文書製作、上訴案件電子卷宗移送等全部在網上進行,把能夠公開的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相關負責人説,一站式、全景化、智慧型的理念將貫徹到辦案辦公、司法改革和基層基礎等各項工作中,“智慧法院”正呼之欲出。(記者 陳旻 林姍 通訊員 何曉慧)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