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將每年投入1.49億元引才聚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31 09:51 來源: 寧夏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但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和佈局不夠合理、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依然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的“瓶頸”制約。記者從自治區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人才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自治區日前出臺的《關於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人才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自2015年起自治區將每年投入1.49億元專項資金,依託産業佈局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從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構建科學評價機制等入手,破解這一困局。根據《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將推動人才與産業和技術融合發展,遵循人才隨著産業走的規律,重點圍繞11個工業主導産業、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和7個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的發展需求,到2020年開發建設200個左右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培育100個左右科技創新團隊,建設25個左右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基地和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在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方面,由個體引進向“個體+團隊”轉變、引進範圍向海外延伸、更加重視寧夏籍高層次人才引進。對引進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頂尖水平的科研團隊給予最高達3000萬元經費支持。

    為讓企業真正成為人才親睞的“梧桐樹”,《意見》鼓勵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創新團隊。對企業創新能力強、成果轉化顯著、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科技創新平臺,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推動校企互動,全面推行産學研用聯合培養的“雙導師制”,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相互之間聯合組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對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培養企業,分別按每人3000元、5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允許企業以智力支出作為技術開發費投入,對引進創新型人才的住房補貼、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等費用可依法列入生産成本核算。

    《意見》還為基層人才的“冒尖”暢通了渠道。寧夏回族自治區將逐步取消科研院所、學校等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嚴格控制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兼任轉業技術職務。同時,構建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機制。在産業和民生等重點領域實行“凡晉必下”制度,晉陞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必須有在縣級以下對口專業崗位服務1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對科研成果、社會貢獻突出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破格晉陞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職稱;對引進的國外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沒有職稱的,可設置特聘崗位予以解決;對引進的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術人員,需要評定專業技術職稱的,可不受職稱等級、任職年限限制,根據其能力水平、業績貢獻等參加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增加基層一線中高級職稱比例,對長期在縣級以下單位工作,技術能力過硬、業績貢獻突出、人品口碑良好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直接申報高一級職稱。鄉鎮以下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評定職稱,對論文、外語、計算機可不作硬性要求,重點考評其實踐能力、科技成果和履職情況。

    此外,《意見》還鼓勵在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在完成本職工作且經批准的前提下在職創業。允許事業單位技術人才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單位同意可兼職兼薪、多點執業,兼職期間在原單位工資調整、職稱評審等不受影響。(記者 週一青)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