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製造強國戰略揭開新篇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3 09:29 來源: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製造強國戰略揭開新篇章
——工業和信息化領域2014年重點工作述評之一

    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競技中,已經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的中國,必須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發展目標。製造業由大到強,不僅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和發展的內在規律,更是現實的迫切需要。加快製造強國建設,不僅是時代賦予製造業的歷史使命,更是適應中國國情的戰略抉擇。

    製造強國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適時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關係我國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重要決策。在製造強國戰略即將發佈的關鍵節點上,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應提上日程。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是應對國際競爭格局的必要選擇。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力圖搶佔國際競爭的制高點。美國制定了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推出了“工業4.0”戰略,日本發佈了製造業競爭策略,加強對先進製造業前瞻佈局。與此同時,新興國家也將製造業列為立國之本,希望利用成本優勢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隨著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我國製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後夾擊”的雙重挑戰。中國要在新的格局中勝出,唯有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是搶佔新一輪産業制高點的需要。新一輪工業革命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科技創新正在推動人類社會生産、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特別是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大數據、雲計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的重大突破,對製造業生産方式、發展模式帶來顛覆性、革命性的影響,並將重塑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誰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機遇,誰就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我國已經錯過兩次工業革命的機遇。面對新的歷史機遇,我們沒有理由再一次錯過,必鬚髮奮進取、有所作為。中國要搶佔新一輪産業競爭的制高點,唯有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是實現兩個百年夢想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工業始終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實現中國夢、強國夢,其核心要義是國家實力要強。其中,既包括國防實力,也包括經濟實力。而經濟實力的核心是製造業。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和主體,是國民經濟的支撐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最能體現國家的實力。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任務後也沒有放棄製造業,依然在全球製造業處於主導地位。製造業強國仍然集中在發達國家。中國要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唯有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

    製造強國戰略的編制,承上啟下脈絡清晰。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30年前,1983年7月12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抓緊研製重大技術裝備的決定》,即國發110號文。自此,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研製上升為國家戰略,自主化征程開始起步。此後,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把振興和發展裝備製造業提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發展裝備製造業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國策,製造強國戰略應運而生。

    製造強國戰略的提出,審時度勢恰逢其時。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了工業強基、高端裝備製造、技術改造等專項工程,取得了長足進展。我國核電、大型水電、火電、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大型起重設備等一批高端裝備,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相對薄弱的機床、農機、基礎件等行業中的部分産品,也具有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為實現機械工業由大到強奠定了基礎。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製造業已經具備了向強國邁進的基礎和條件,正是提出製造強國戰略的最佳時期。

    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揚長避短佈局高端。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全面建設製造強國的主戰場,是製造強國戰略取勝的利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必須高度重視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力爭在若干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重點圍繞智慧製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裝備等高端領域,集中資源優勢,加大對重大技術裝備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所有的國家同時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我們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就是要瞄準國際前沿技術,高舉高打,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力爭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領跑者。

    製造強國戰略的實施,穩紮穩打分步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分階段推進,不能一蹴而就。我們用了65年的時間,跨越了發達國家百餘年的工業化進程,成功步入了工業化中後期發展階段。儘管我們已經具備了産業根基和條件,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産品質量問題還比較突出、資源利用效率比較低、産業結構不是很合理及高端産品能力比較弱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我們需要分步驟、分階段完成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戰略轉變。我們需要在規模已經趕超的基礎上,實現“質”的突破和飛躍,需要在核心競爭力上趕超德國、日本,進而向製造強國的第一陣營進發。

    2015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起航。新年伊始,“製造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作為我國工業由大變強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製造強國的“大旗”必將引領和加速中國向製造業向強國陣營進發。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