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的調查報告顯示,認為上海食品安全狀況“很安全”、“比較安全”和“一般”的市民合計達96.3%,同比2013年還提高了4個百分點。這是上海市食安辦、市食藥監局2月2日發佈的《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狀況報告(白皮書)》披露的最新數據。 市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源於上海對食品安全“五個最嚴”的堅持。去年,全市共登出或吊銷各類食品生産 經 營 企 業 證 照7405張;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8447起,罰沒款金額5567.7萬元; 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0人。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坦言,市民仍然高度信任申城的食品安全,可見他們並不以數量論“英雄”,而是更加關注城市管理的實際效率有多高、持續有效的時間有多長,這其實是對監管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更多“先手”舉措被引入上海食品安全監管——在17個區縣建立了500個固定監測採樣點,數量將近2010年的5倍,從而將風險監測在本市食品供應主渠道的覆蓋面提高到85%;供應量較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超市配送中心、大型購物中心等均已進入風險監測覆蓋範圍。數據顯示:2014年上海集體性食物中毒發生率為0.52例/10萬人口,比2013年下降了32.5%,為近十年來最低;食品監督性抽檢、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總體合格率同比分別提高了0.4和2.2個百分點,年內全市未曾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白皮書同時指出上海食品安全兩大癥結。其一,受資源、環境等約束,全市食用農産品七成要靠“外援”,增加了食品産業鏈的長度、安全信息斷裂的可能性和追溯監管的難度。其二,部分經營者食品安全責任意識、誠信意識還不到位,甚至知法犯法。僅去年,多達1.5萬戶次企業在監管部門的檢查中被查出問題並予整改和處罰,不法分子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調味品、桶裝水,以及用豬肉制售假冒牛肉等行為仍有發生。 白皮書透露,在上海市政府法制辦的支持下,市食藥監局、市商務委、市農委等部門聯合起草了《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即將頒布實施,明確糧食及其製品、畜産品及其製品、禽及其産品、蔬菜、水産品、乳品、食用油等10大類食品和食用農産品必須實施信息追溯管理。未來,上海食品安全監管將增加誠信的“分量”。目前,上海市已制定《保健食品生産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暫行辦法》等信用管理制度。今年上海市還將制訂企業食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辦法,公開企業信用等級,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管。(記者 陳璽撼 實習生 陸晨)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