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何雨欣、譚謨曉)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0日説,我國醫療保障體系要真正實現"兜住底""蓋住面",還要發展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包括商業健康保險在內。 黃洪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説,從世界範圍看,解決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問題應該由政府、企業、個人三方來共同承擔。除了政府要繼續增加對醫療保障支持以外,還要發展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這就包括商業健康保險在內。 目前,我國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在醫療衛生總費用中佔比為1.3%,而德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國高達37%。 從實際看,老百姓的醫療費用主要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來解決。舉例看,如果參加新農合的農民發生了住院醫療,形成的醫療費用通過基本醫保大概能報銷50%,通過大病保險能夠報銷12%左右,這樣加起來是65%左右,還有35%要自己承擔,比例較高。 "這裡面主要是什麼原因?"黃洪介紹,是缺乏商業醫療保障,如果我們通過一定的政策措施來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就能夠實現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有機銜接的醫療保障體系,可以有效增加醫療保障供給,降低老百姓看病個人承擔費用比例,切實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那麼,如何加快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呢?從國際經驗看,稅收優惠是最有效的政策杠桿之一。如美國,1952年,只有63%的員工享受健康保險保障,1954年,《稅收法》明確了團體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到了1957年,擁有健康保險保障的員工比例提高到了76%。 黃洪介紹,目前,我國僅對企業購買補充養老和補充醫療保險在工資總額5%以內稅前列支,對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尚為空白。目前,財政部、國稅總局、保監會正在抓緊研究,爭取商業健康保險稅收政策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儘快出臺。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