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走近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裏”
——專家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關鍵所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10 20:5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 劉奕湛、施雨岑)“現在的年輕教師,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接近學生……”從教50年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感慨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關鍵的就是要主動接近他們,跟他們摸爬滾打在一起,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裏。”

    如何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影響學生,在林崇德看來,作為一名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愛崗敬業是基本,關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是不可或缺的條件。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的信仰、理想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定基石。

    “當前,我國高校教師隊伍政治思想狀況主體是良好的,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態勢。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部分教師當中還存在各種思想政治問題和薄弱環節。”山東大學黨委書記李守信説,要嚴把教師考核聘用政治關,在源頭上和過程中加強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可靠、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觀點正確的教師隊伍,從而適應形勢發展要求。

    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楊曉慧坦陳:“有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真信、真懂、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是確保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要求,建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組織保證。”

    對重大理論問題研究不深,對教材內容理解不夠,在課堂上就無法將內容講活、講深、講透,也就不能吸引學生。不可否認,在一段時期內,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未能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楊曉慧認為,需要我們全面改革思政課教學方法,主要是既要研究學生,又要吃透教材,真正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將教學體系轉化為學生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綜合採用理論互動式、情境體驗式、內容講授式和典型案例式等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師的“教法”,努力豐富學生的“學法”。

    “要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需要,構建主輔相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李守信説,圍繞思想政治理論課主幹課程,開設一系列內容相關的全校性任選課程。這些課程,作為主幹課程的延伸和拓展,深化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和理解。

    目前,總體上看,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持基本認同態度,但還有少數大學生認識上存有偏見。楊曉慧説,在面向全國部分高校開展的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大學生普遍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有助於提升教學效果,認為課程內容比形式重要,教師比方法重要,過程比考核重要,師生互動比教師灌輸重要。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高校承擔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説,教師既是學生的學問之師,更是品行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事業和人生選擇。積極探索加強教師政治理論學習的有效方式,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師頭腦,著力提升廣大教師思想政治素質。

    “面對當前師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傾向,高校要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研究,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政工作。”李守信説,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內容和形式上體現時代特色,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讓師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