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極中山站2月11日電(記者 白陽)記者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隊獲悉,一台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南極巡天望遠鏡已于近日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附近的崑崙站安裝完畢,即將投入觀測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布放在南極內陸地區的天文望遠鏡陣又添一員“大將”。 據悉,這臺“AST3-2”巡天望遠鏡是我國在冰穹A地區布放的第二台南極巡天望遠鏡。其主鏡口徑達680毫米,有效通光口徑達500毫米,採用了我國創新設計的大視場折反射望遠鏡光學系統,具備指向跟蹤和自動調焦等功能,是南極現有最大的光學望遠鏡。它配備的單片CCD相機像素達1億,一次曝光可覆蓋約4.3平方度的天空,相當於18個月亮的大小。 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隊員、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杜福嘉告訴記者,這臺巡天望遠鏡主要用於超新星、係外行星以及變星等天文現象的觀測,可根據不同的巡天策略自動拍攝照片,並將觀測日誌等重點信息傳回國內供科研人員研究。 杜福嘉表示,海拔高達4093米的南極冰穹A是地球上進行天文觀測的最佳站址之一。首先,南極的極夜現象提供了連續數月不間斷觀測的可能;其次,該地區大氣稀薄,風速極低,有效降低了大氣湍流造成的望遠鏡成像模糊、抖動等;此外,該地區幾乎不受人工光源影響,觀測質量較高。 但另一方面,南極內陸的酷寒也給電器設備的運行帶來嚴峻挑戰;長期無人值守的運行環境對望遠鏡的監控系統、自我診斷修復能力要求很高;而遠離人類活動範圍帶來的能源供給有限、運輸環境惡劣等問題,也考驗著一個國家科考活動的後勤保障能力。正因為這些限制,目前能在南極內陸開展天文觀測的國家仍屬少數。 “利用南極巡天望遠鏡在超新星宇宙學及太陽系外行星方面的前沿研究”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之一。據悉,自2012年我國首台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1”運行以來,我國天文學界在南極天光背景、極光背景、雲覆蓋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數據,已發表論文數篇,對推動中國天文學研究水平提高意義重大。 除巡天望遠鏡外,此次內陸隊還在崑崙站安裝了一台南極亮星測光望遠鏡,可跟蹤係外行星的蹤跡。記者還了解到,中國可能于第32次南極科考期間在冰穹A安裝第三台南極巡天望遠鏡,屆時,這個規模龐大的南極巡天望遠鏡陣可以在不同波段同時掃描星空,獲取更豐富詳實的天文數據。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