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蹄子、鹵豬耳朵、清蒸魚、肉丸子……2月19日中午,涪陵區清溪鎮平博村,50歲的廚師譚雲勝正與其他人一起,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一場共20桌的農家宴。而為了這場農家宴,譚雲勝早在17日就向村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陳在蘭備了案,申報內容包括時間、地點、桌數、菜單等,“雖然要多跑一趟,但提前申報備案要規範得多,吃的人也放心”。 辦場農村家宴為何要提前備案?涪陵區食藥監分局局長劉彬説,對農村來説,農家宴很有存在的必要,既方便了老百姓,又經濟實惠。但以前辦農家宴的人,大多安全意識不強,辦宴席的場所、條件都很差,很容易出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因此必須加強監管。 經摸底,涪陵區有農家宴提供者255戶,涪陵區食藥監分局就將他們集中起來進行培訓,包括法律法規、衛生知識等。為防範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凡50人以上的農家宴都要提前兩天向所在村的協管員申報備案,申報人則是農家宴提供者。 協管員在收到報備後,會向農家宴承辦方發放“食品安全要求告知書”,食藥監所監管人員還要對農家宴的衛生條件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安全隱患,監管人員會現場提出整改意見。“衛生過了關才能舉行宴席,宴席上的食品採購,也必須要留底,所有的食品必須保留樣品48小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劉彬説。 (記者 李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