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3月1日電(記者江毅、胡旭)連續12年兩位數增長的四川經濟,在2014年驟然回落至個位數,需求低迷、投資疲軟、企業壓力陡增。四川經濟何去何從,未來希望何在? 面對轉型期的陣痛,西部龍頭沉著應對、主動作為,牢牢抓住深化改革這一經濟棋局的“勝負手”,調速不減勢,轉型謀發展,穩穩迎戰新常態。 開局受挫保持定力穩增長 “善弈者謀勢”。2014年超出預期的下行壓力,使得四川這位新晉才兩年的“2萬億先生”不得不放緩奔跑的步伐。如何在減速之中穩住發展勢頭,成為四川經濟勝敗關鍵。 2014年一季度,鈦白粉價格跌破成本價,攀枝花鈦海科技公司資金鏈斷裂危機一觸即發。“預計到産能過剩會衝擊價格走勢,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眉山金象化工公司負責人也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開局不利,更須保持定力。四川經過廣泛調研,6月初在全國率先推出穩增長16條措施,圍繞民生拉動、産業升級和投資促進快速打出“組合拳”。從年入10萬的小微企業,到規模數十億的重大工程,深入挖掘增長潛力,力度之大歷年罕有。 在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引導下,300余家中外知名企業入川簽約投資超8000億元,萬餘川企抱團出川出國“闖市場”;數以千計的小微企業減稅超3億元;民生投入超過1500億元,50余萬戶棚戶區改造和“百萬安居工程”,成為最大的民生福祉…… “四川經濟‘低開高走’,最終鎖定8.5%的平穩增長,總量達到2.85萬億元。”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説,“在長期結構性矛盾與當前特殊性困難交織的情況下,保持了穩定的大局,為深化改革贏得空間。” 立足長遠抓住經濟“勝負手”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經濟發展固然應解決眼前所急,但著眼全局、立足長遠,方為制勝之本。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結構調整,成為在逆境中事關2014年四川經濟全局的“勝負手”。 2014年3月初,成都市民馮裕萱在四川省政務服務中心領到了全省第一張新版營業執照,此次登記僅用時1天。 不搞“數字遊戲”,以企業和群眾辦事效率為準繩,四川將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作為“自我權力革命”的主攻方向,經過幾輪清理,原有的2150項行政審批事項已減少近九成。 向市場要活力,改革觸角延伸至車間和田埂:川商集團與糧油集團整合基本完成、在資本市場轉讓醫藥集團股權、撤銷水務投資集團……四川省半數以上重要骨幹國有企業被列入改革試點;成都、內江、巴中等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退出等試點改革縱深推進,全力激發農村經濟活力。 2014年6月底,攀鋼集團西昌新鋼業有限公司及上下游4家配套企業正式停産,淘汰鋼鐵産能220萬噸。這一關,不僅關掉企業半年35億元的産值,更直接拉低西昌市工業總産值增速19%。 寧可犧牲一定速度,也要努力擺脫粗放發展的老路。四川正是以這種“壯士斷腕”的勇氣,以減少全年工業增速1個百分點為代價,關閉小煤礦126家,淘汰落後企業505戶。此舉不僅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國家‘十二五’淘汰落後産能任務,資源型和高耗能産業比重也下降0.6%。 衝破迷霧轉型發展定方向 “唯改革者進,唯改革創新者勝。”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智慧,衝破了2014年的重重迷霧,西部經濟龍頭不僅實現了在高位上的穩定增長,經濟運行中釋放的積極信號,也折射出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 成都近郊的新都物流園區所在地,2009年還是一片連公交車都不通的偏僻之地,隨著四川大力推動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這裡搖身一變成為車水馬龍的城市貨運集散地,平均每天進出的省內外貨運卡車超過1萬台次,帶動就業超10萬人。 專門從事工業地産的四川浩旺集團,最近從布點全省的10多個園區中發現了新的跡象。總裁辦主任趙勇介紹:“園區騰退率猛增了一倍。退出的大多是鋁合金型材、玻璃幕墻、平板玻璃等傳統企業,而節能環保、新材料、醫療設備等新興領域的企業正在增加。” 這些信號折射出四川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2014年,四川高新技術産業産值突破1.2萬億元,服務業産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2015年四川計劃的500個重點項目中,頁巖氣、航空燃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成長性産業,成為絕對的“重頭戲”。 中國西部新引擎的內生動力正在增強。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國家級規劃區日新月異,投資創業浪潮涌動;GDP百億級縣突破100個,經濟細胞活力競相迸發。 站在GDP3萬億元門檻的四川,還以更加積極和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韓國浦項、美國高通、加拿大麥格納國際等210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四川,投資逐年增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750萬人次,躋身全球40強;瀘州港、蓉歐快鐵“鐵水聯動”,構建向西開放樞紐,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進入2015年,全球經濟探底仍未結束,形勢更為嚴峻複雜。經受“新常態元年”考驗的四川,唯以更大的決心和智慧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方能迎接新挑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