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人士看好消費支撐中國經濟增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3 07:1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今年春節,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氣氛比以往更加活躍。國家旅遊局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假期,中國出境遊超過500萬人次,中國遊客旺盛的消費能力大大繁榮了有關國家的消費市場。國外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政府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大。中國經濟將保持持續健康穩定增長,並對其他國家産生積極的溢出效應。 

  中國遊客成為“香餑餑”

  泰國是中國遊客境外旅遊主要目的地之一。據泰國旅遊局公佈的數字,2月18日至24日,即中國農曆春節七天長假期間,共有來自中國的30.5萬名遊客搭乘890架次航班抵達泰國曼谷、普吉、清邁和甲米等地的國際機場。

  為吸引中國遊客,泰國旅遊業從業者和各處購物場所積極展開促銷活動。春節期間,在曼谷世貿中心一層的“曼谷包”專賣店,人頭攢動,結賬的人們排起了長隊,耳畔不斷傳來了熟悉而親切的母語,原來大多數顧客都是來自中國。該店銷售人員掩飾不住興奮,摻雜著不太熟練的中文告訴記者:“中國遊客很多,消費力也非常強。多虧了中國遊客,我們這個春節的銷售情況非常棒。”

  在日本,每年2月和8月向來是零售業的淡季,被稱為“二八現象”。但今年春節期間,東京、大阪等地的一些大型百貨商店卻出現了“重度擁擠”。據統計,中國春節長假期間,日本百貨店、免稅品的銷售額達到去年的3倍左右。大批中國遊客的到來,激活了日本消費市場的人氣。東京三越銀座店2月18日至24日的免稅商品銷售額達到上年同期的3.3倍,佔總銷售額的約40%。東京迪士尼度假區附近的伊藤洋華堂新浦安店的免稅商品銷售額春節期間甚至增加了5倍。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赴美旅遊的人數增長接近兩倍,使美國成為中國春節出境遊目的地的第五名。在華盛頓,寒冷的冬天難掩商場爭奪中國遊客的熱潮。全美第五大購物中心華盛頓泰森角專門舉行了中國羊年慶祝活動。活動負責人貝卡·威爾科克斯表示,希望借助這樣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客源。而這並非孤例。在舊金山,很多旅館都打出了“羊年大吉”“新春快樂”等字樣。而舊金山金門大橋、聯合廣場、漁人碼頭等標誌性景點旁,中國遊客更是隨處可見,漢字標識則顯示出這座城市對中國遊客的歡迎與期待。

  在法國,中國遊客早已是各大商場的“香餑餑”。今年春節期間,從巴黎市中心的老佛爺到郊區購物村“歐洲谷”,隨處可見中國消費者的身影。法國店員用中文説“新年快樂”“羊年好”,顯示對於中國消費者的熱情。

  境外旅遊消費持續增長

  泰國旅遊局預計,今年2月將有53萬中國遊客到訪泰國,為泰國帶來229.3億泰銖的收入(1元人民幣約合5.1泰銖)。泰國開泰研究中心的研究預計,2015年全年赴泰中國遊客數量預計可達525萬人次,將為當地提供旅遊收入約2186億泰銖。

  “這些數據一方面充分説明了中國人出境遊的熱情和超強消費力,更重要的是,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在持續穩定高速發展多年之後,人民開始真正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了。出境遊消費的普及化,只有在一國經濟發展到比較富裕的水平才會出現。中國人在出境遊的數量和境外消費額上持續增長,這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一個重要表現。”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李桂雄告訴記者。

  開泰銀行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黃斌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對周邊國家的發展産生越來越多的積極的溢出效應。對於泰國而言,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不僅促進了泰國旅遊相關産業的發展,中國遊客巨大的消費能力對泰國的零售行業也有著很強的帶動作用,並以此帶動了部分製造行業的增長。這種溢出效應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充足,有著很強的後勁。

  美國白宮不久前公佈的一份文件顯示,自2008年以來,中國遊客佔美國新增海外遊客的20%,年均花費超過210億美元,為美國創造了10.9萬個就業崗位。而且,目前中國遊客赴美的比例還不到2%,增長潛力巨大。預計2021年,赴美旅遊的中國公民將達到730萬人次,帶來850億美元收入,支持44萬就業崗位。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持續不斷的中國遊客將刺激和支持美國擴大對內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美國商務部長潘妮·普利茨克表示,未來幾年,中國有潛力出國旅遊的人數將以億為單位增加,這對任何國家來説都是巨大的數量。為此,美國應該增加航班、提供更好的服務,吸引中國遊客到來。美聯航首席執行官傑夫·斯米謝克同樣認為中國經濟增長迅速,與中國擴大聯絡能夠“拉動美國經濟增長”。

  收入增加釋放巨大需求

  2014年,全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中國調整經濟結構的成效進一步顯現,中國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決心贏得國際讚譽。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羅奇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繼續推進經濟結構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措施為中國經濟更多向消費拉動轉型提供了堅實框架。”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管瀨口清之2月剛從北京和上海實地考察歸來。他在發給本報記者的考察報告中寫到,雖然今年中國經濟存在下行風險,但基本保持穩定,中國領導人正在更加積極地深化改革。雖然中國經濟告別了高速增長,但通過對過剩産能和不良債權等低效率固定資産投資的整頓,有望朝著提高增長質量的方向發展。

  瀨口清之表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些歐美日經濟學家每年都要重復“中國經濟悲觀論”。然而,這兩年中國的就業和物價水平都相當穩定,出現了“既無通脹,又無通縮”的良好局面。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誤讀”中國經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特殊性、多樣性以及成長性都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常識。

  瀨口清之特別看好個人消費對未來經濟的支撐。2014年中國城鎮新增加就業崗位1322萬個,連續3年增長。普通職工收入增長是消費增長的堅實基礎。很快將有一批內陸城市緊隨沿海城市跨入“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1萬美元俱樂部”,這將釋放巨大的需求,對日本企業來説也是機遇。(記者 王天樂、田泓、張朋輝、王遠)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