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學者積極評價中國生態保護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4 08:0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外國專家學者積極評價中國生態保護成就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國不斷加大環保投入,踐行減排承諾,獲得國際讚譽。一些國外專家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已經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相信隨著中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加大執法力度,中國未來一定能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做到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的雙贏。 

  加大綠色投入

  踐行減排承諾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對本報記者説,近兩年來他曾到中國各地走訪參觀。他最近出版的書籍《神奇的中國》記述了中國政府為治理污染所付出的努力。他在書中稱,中國正轉變粗放型的發展理念,從“唯GDP(國內生産總值)論”到重視綠色GDP。在這方面,習近平主席的推動作用十分顯著。早在2005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塔夫羅夫斯基表示,他在中國親眼目睹了政府採取的環保措施,比如為降低能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政府在大城市對車輛限行、搬出重工業企業等。為減少“污染大戶”煤炭的負面作用,政府正在加速工業能源來源的轉變。最近一兩年來,無論在中國的東部還是西部地區,他都能看到新建的風能發電設備越來越多。

  國際能源署顧問樊俊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結果,過去20年,中國電力碳排放強度(每發一度電排放的二氧化碳質量)呈現顯著下降趨勢,由1996年每度電排放970克二氧化碳,下降到2012年的每度電産生734克二氧化碳。其中,煤電碳排放強度在2012年已經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並正逐漸接近歐洲和美國的水平。燃煤電站的改造升級帶來的能效提升,以及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擴容並網,對降低中國電力碳排放強度功不可沒。從能源技術角度看,中國開展的適用於超低風速的海上風電機組等研究工作已經取得實質進展,這些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將為中國的碳排放強度繼續下降注入新的動力。

  從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日本麗澤大學教授梶田幸雄幾乎每月都要訪問北京一兩次。他説,最近幾次去北京都是晴天,空氣很不錯,切身感受到中國治理大氣污染的成就。2009年,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標;十八大報告再次強調“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這一系列措施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承擔與自身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的決心。在新常態下,中國已經擺脫了“GDP至上主義”,正在制定新的目標。他表示,對中國今後即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充滿期待。

  轉變環保理念

  依法從嚴治理

  世界環境保護基金中國事務負責人丹·杜德克認為,中國從一個傳統農業國迅速完成工業化、現代化,不可避免地産生了環境問題。但中國領導人應對環境問題的決心不言而喻。新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證明中國準備傾力應對這些問題,體現了行動的態度,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新法規加大了對污染者的處罰力度,並開啟碳交易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説,在限額之外的排放將面臨嚴重後果,體現了中國嚴格執法、保護環境的決心。

  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經濟發展論壇主席達裏爾·斯萬普爾表示,中國政府近些年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從宏觀上説,中國政府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注重經濟結構轉型,狠抓經濟增長質量。從微觀而言,中國政府加大對綠色産業扶持力度、提高産品綠色技術含量、出臺嚴格的環保法律等,都表明了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難以避免地對生態環境帶來一些破壞。但是他相信,有了政府的重視和具體的行動計劃,未來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環保問題並不是中國一個國家面臨的難題,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中國正在加強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美國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學院歷史系教授丹尼爾·加爾德那長期關注中國環境問題。加爾德那認為,經過了30多年的工業化發展,中國開始面臨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的問題,這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末的情形類似。一系列環境污染事件喚醒了中國人的環境意識,同時也讓國家領導人採取了更有力的環境保護措施。碳排放交易項目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試行;在一些高污染地區,政府設定了煤炭消費上限。在治理空氣、水污染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投資。目前中國對可再生資源的投資是超過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此外,政府還限制上路汽車數量,調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對購買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給予鼓勵。中國的環保努力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益於整個世界。

  哈薩克斯坦國際問題專家瓦裏汗·圖列紹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節能減排,其最終的目的是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從長遠來看,造福子孫後代。這是契合中國共産黨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的。

  圖列紹夫認為,中國近些年來在生態保護領域採取的措施、取得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中國在國內通過立法,加強監管力度,取締了不少污染嚴重的企業,在鋼鐵、機械製造等行業中推行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同時大力開發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逐漸減少並擺脫對碳能源的依賴,在全社會倡導節能低碳的理念。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基本上所有涉及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的國際公約,中國都簽署並在積極落實履行。作為人口大國和能源消耗大國,中國在節能減排和治理污染方面所做努力,也是對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貢獻。(記者陳效衛、李永群、劉軍國、張朋輝、倪濤、李博雅、黃文帝)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