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經濟學家破解中國經濟四大“懸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4 09:5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齊中熙、吳雨、于文靜)2015年春節剛過,微軟宣佈關閉原諾基亞北京及東莞手機工廠,轉至越南。兩地工廠預計將裁員9000人。有專家分析,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勞動力成本已優勢不再。

最近,不少經濟分析機構與海外媒體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7%的新分水嶺之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是否還會探底?會不會出現通貨緊縮?政府“強刺激”政策是否會出臺?會不會影響新增就業?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前來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和部分專家。

經濟增長是否再次探底?

2014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4%,以至於不少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經濟增速降至24年來最低”“中國遭遇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最低增速”……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把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調至7%以下。

“增長階段轉換時期,增速放緩容易引人關注。然而,速度變化是表面化的,更重要的是速度背後的結構和發展質量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劉世錦説,適應放緩了的增長速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與以往不同的增長結構和動力機制。

他認為,當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不容忽視,但中高速增長的“底”還沒有探明,或者説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有找到,未來還將有一個探底的過程。經濟新常態不僅是增速變化,要更多重視增長質量和效益,速度服從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説,在經濟探底過程中,GDP增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觀察這個過程中增長質量是不是真的提高,綜合績效是不是進入了上升軌道。

“中國經濟面臨的真正挑戰,不在於短期的宏觀經濟需求因素,而是長期的經濟增長可持續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説。

“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連續兩年超過第二産業,這其中固然有工業增速回落的“蹺蹺板”效應,但服務業自身較快發展、更多發揮經濟支撐作用也是客觀現實。

是否會出現“通貨緊縮”?

物價起伏反映著經濟的冷暖。1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僅增長0.8%,5年來首次回落至1%以內,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延續了負增長態勢。有些專家提出,中國今年CPI指數可能會出現“負數”,面臨通貨緊縮的危險。

交通銀行研究報告認為,物價漲幅較低既有國際油價等大宗原材料價格波動、實體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淘汰過剩産能、推進産業升級的結構性轉變正在進行之中。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表示,目前不至於出現全面通縮的問題,因為從CPI的指標來看還是較好的,保持穩定,並沒有大幅波動。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就目前的情況看,下通縮的結論還為時過早。儘管PPI已經近35個月負增長,但目前CPI還是正的。我國2000年通縮時,CPI、PPI等指數都是負的。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工業和製造業領域的結構性的通縮問題,這和目前調結構的要求相關,因此局部産生一定結構性通縮是必然。但不能簡單把工業領域的通縮放大看。”他説。

他認為,2015年下半年還有扭轉局面的機會。隨著下半年房地産企穩回升,出口提升,基礎設施投資加大,財政赤字發揮的效用顯現等,PPI還是有向正的方向轉化的可能。

靠“強刺激”還是靠改革?

經濟增速放緩、價格指數走低、貨幣供應量增速持續下滑……多重因素疊加,中國經濟會否“強刺激”,成為縈繞在人們心頭的疑問。

“刺激本身是一個中性詞,經濟下滑過快時該刺激還是要刺激,但這種刺激只是讓轉型比較平穩,改變不了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趨勢。”劉世錦委員説,刺激政策應點到為止,解決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還是靠改革。

“其實,中國政府對待經濟絕不是簡單的強刺激,而正專注于修內功。”黃澤民委員表示,中國政府推出的諸多政策表明,中國經濟找尋增長點不是靠“強刺激”,而是強力推改革。

2015年投融資改革將全面提速,基礎建設投資將明顯獲益。黃澤民委員説,關鍵是不能讓資金投到産能過剩行業,而是引導其在醫療、農業等民生項目上發揮作用,讓百姓得到實惠。

與此同時,居民消費也正在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政府改革的重點領域。遲福林委員認為,未來中國消費有可能取代中國製造,成為中國未來五到十年可持續增長的保障。他同時建議:“應破除行政壟斷,加快服務業市場開放,通過創新公共財政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加快金融改革等方面啃下結構性改革的‘硬骨頭’。”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仍有不少潛力,結合新的增長點,還有很多政策創新方向和迴旋空間,強刺激並非適合之舉。”黃澤民委員説。

“新常態”是否會拉低就業?

2014年,雖然我國GDP增速有所放緩,但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22萬人,創出新世紀以來新高。

專家們指出,當前世界經濟依然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這些會傳導、影響到就業領域,加上就業自身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就業形勢不可盲目樂觀。

“從身邊情況來看,往年這個時候很多學生就業去向已定,但今年形勢並不樂觀,必須高度關注新常態下的就業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方精雲説。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中國經濟正逐步從製造業主導向服務業為主轉型,相比以前能吸納更多就業。近年來中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平均每年約增加1個百分點以上,即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些,就業市場也會保持相當穩定。

他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能夠保持中高速的增長,總體處於合理區間。雖然增速比過去略有下降,但GDP總量依然大,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所能實現的增量變大,帶動就業的數量也就更多。同時,去年以來,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企業準入門檻的降低,調動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熱情。

方精雲委員表示,“新常態”下,要進一步完善職工培訓體系,為下崗職工的轉崗就業提供幫助,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同時,辦學者、上學者和政策制定者也要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加快破解就業結構性失衡的難題。

責任編輯: 劉紅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