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層治理轉型了,考評指揮棒也要跟著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8 20:4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上海3月18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基層治理進入“改革進行時”,城鄉街道和村居回歸公共服務職能。記者新近在滬郊嘉定採訪發現,當地對村居的考評細則“面目一新”:安全、環境等“公共項”上升為主體,治理缺失點直接與“減分項”挂鉤,居民和村民的評價佔據應有的權重。 

“考評是一根指揮棒。基層治理轉型了,考評的指揮棒也要跟著變。”嘉定區社建辦副主任強仁良説。當地,這個被稱作“600分評級”的新考評細則,剛剛經過1年的運行,出了第一個考評結果。一些評級較低的村居,“臉上有點挂不住”。翻閱評級材料,基準600分中,“減分項”訂得很細,比如火災萬人受傷率大於1,扣10分;自辦酒席食物中毒人數10人以上,扣10分,直指基層治理的細節。

基層是民生“最後一公里”地帶,基層幹部的主要精力如何擺放,需要重新思考。上海從今年開始取消城區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在郊區則逐步理順村委會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關係,有條件的實行“村經分設”。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説,基層幹部的主要精力應該回歸到公共服務上來,在解決民生“最後一公里”問題時,不流於形式,不簡單設臨時“浮橋”,而是著眼長效。

在採訪中,一些村幹部説,過去每到村書記的例會,大家只講可支配收入、利潤等經濟指標,談到社會管理往往認為是“虛的”,拿不出“實打實”的“硬杠杠”。但是,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了,社會治理面臨的情況越來越複雜,需要合情合理又有效的“實招數”。幹部考評及時地轉型,並且轉“細”,才能與實際情況合拍。

差別化考核,也是基層幹部的一個呼聲。在嘉定的這個“600分考評”中,城與鄉之間,回歸公共服務的原則“同”,而考評的細目則有異。在農村地區,除了整治違法建築之外,還增加了違法用地治理的內容,並進一步延伸至農村資産、資金和資源的管理。“差別化考核,就是避免一刀切,注重實效。”嘉定區農委幹部李泉有説。像以特色農業為主的華亭鎮,如果在考核上與工業地區一個樣,最終的結果是特色反映不出來,沒有用武之地,工作肯定會流於形式。

考評絕不是部門上下的“自娛自樂”,應該讓居民和村民的評價擁有“權重”。目前,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的抽樣民意調查,已在考評結果中得到了反映。而在江橋等鄉鎮,更是在公共事務中探索自治與共治相結合的“五步”決策法:聽取民意提議項、商議評議再審議、戶代會表決成決議、全程公開受監督、跟蹤反饋促整改。有一次,一個村提出一個議案,大部分戶代表認為時機不成熟,最終未被提交表決。相關的社區管理專家認為,這是基層治理成熟的表現。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