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 白靖利、劉景洋、周暢)仇和、徐建一、廖永遠……全國兩會剛剛閉幕,中央紀委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打虎”行動。2014年的反腐成效,也成為兩會會內會外關注的焦點。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央紀委早春反腐行動釋放哪些信號?要實現不敢腐不反彈、不能腐制度嚴、不想腐能自覺,兩會後,中央紀委劍指何方?反腐又有哪些特點? 兩會結束“三虎落馬”,反腐問題持續走熱 3月15日12時55分,中紀委網站發佈消息:“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而此時,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閉幕會剛結束。公眾尚未從這一“重磅”消息回過神來,5個小時後,中紀委再度發佈消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3月16日20時15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落馬”。 短短兩天時間,就有三隻“老虎”“落馬”。 公開報道顯示,就在14日下午,仇和還在參加雲南代表團的審議。作為兩會結束後第一隻“落馬”的“老虎”,仇和一度是“明星官員”,圍繞其身上有諸多爭議。“仇和落馬是一記強力反腐警鐘。”輿論認為,仇和被查再次證明,只要腐敗了,一律嚴查,絕不遷就姑息。鐵腕反腐正是人民群眾所期待的,只有對任何違法違紀官員都堅持零容忍,才真正有警示作用。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認為,這些“老虎”的紛紛“落馬”,表明即使兩會期間,中央反腐的力度也不改變。 “打虎”不停歇,反腐頻頻成為兩會熱點 河北省委常委、秘書長景春華落馬,14名軍老虎被調查,新疆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栗智被查。兩會開幕前夕,系列反腐動作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從呂新華的“反腐鬥爭中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腐敗分子零容忍、嚴查處”,反腐依然是本次兩會上的“熱詞”。根據多個平臺的調查結果顯示,“反腐”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兩會話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兩會直面反腐話題,既反映了中央堅決反腐的決心和信心,也是中央對民生民意的回應。“對於反腐敗,老百姓期望很高,中央在兩會期間的高壓反腐,回應了社會的訴求和百姓的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腐敗是經濟增長的“癌症”,腐敗分子就是“癌細胞”。反腐對於經濟發展是重要的,反腐就像治病一樣,可能會帶來短期疼痛,比如一些企業家一開始會感覺不太適應。“但越是這樣,反腐越應該大力堅持。” 今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對中央紀委2015年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確了七大任務,其中包括“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實現對中管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巡視全覆蓋”“推動地市一級和國有企業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等。 謝春濤分析道:無論是會中還是會後“打虎”,實際上都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高壓態勢的延續。而兩名國企高管的“落馬”,正是中紀委五次全會工作部署的落實。 標本兼治,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態 3月6日和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大江西團和吉林團兩談“政治生態”。過去8個多月裏,習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政治生態問題進行闡述。專家認為,凈化政治生態,已成為中國共産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取向。讓政治生態“山清水秀”,關係中國的未來。 中央紀委五次全會要求,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嚴肅追究領導責任。“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要鞏固成果,推動地市一級和國有企業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沒有問責,責任就落實不下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持續反腐的腳步一直未停止,而在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到新的高度。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公報顯示,2014年涉嫌違紀的中管幹部已經結案、處理和正在審查的有68人。而在懲罰監督方面,去年巡視了三十一個省區市,還有十多個部門。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通過持續的高壓反腐,已經在全社會形成了“不敢腐”的氛圍,而通過“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主體責任、紀檢監察機構垂直管理、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等舉措,正在構築起“不能腐”的制度“籠子”,達到標本兼治。 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時説,今年將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研究修訂行政監察法。 竹立家認為,通過推進反腐立法,達到“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用權”的目標,使權力按照規範、法律運行。同時,“也要加大監督權力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把權力關在制度和法治所織成的籠子裏。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