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25日電(記者 葉鋒)從東北農村到北京打工的“北漂”,站上了美國紐交所,為阿裏巴巴上市敲鐘; 從浙江桐廬山區走出的農民,紮根上海,建立由萬家門店、10多萬員工組成的全國性商業網絡…… 創造這些奇跡的,是快遞。中國經濟正向世界講述著眾多精彩故事,快遞這匹“黑馬”無疑是其中之一。 去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提快遞。億萬個包裹牽動的快遞業,已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配角”成“主角” 快遞異軍突起 來自吉林四平農村、不甘貧困的竇立國,1996年到北京打工,2004年和愛人在申通快遞北京公司當起快遞員,2013年承包下一家快遞網點,“每天收派的包裹,一大半都是網購件。到了旺季,人忙不過來。” 但竇立國沒有想到,快遞真是讓他“醉了”一回——去年9月19日,阿裏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應阿裏之邀,竇立國同其他7名客戶一起,在全球矚目的上市儀式上當了回敲鐘人。 當時的美國《洛杉磯時報》這樣報道:“如果中國在過去10年沒有形成8000多家快遞公司,阿裏巴巴絕不可能達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網購讓消費井噴,而快遞讓網購落地。線上的一單單交易,是線下的一件件包裹。比如,去年“雙十一”網購狂歡6天裏,全國快遞行業共處理快件5.4億件,同比增長超過50%,最高日處理量突破1億件。 “‘雙十一’高峰時,平均每滴答一秒鐘,就有270多件包裹涌入我們的網絡。”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説:“網絡一旦運轉起來,帶動的可全是真金白銀。” 短短幾年間,以往被認為只是“跑腿搬貨”的快遞,已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和消費的各個領域:網上購物、跨境購物、生鮮訂購、校園包裹、同城快遞……同時,快遞入廠區、入園區,增進製造業、服務業的細分化、專業性,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4年裏,中國快遞業的年均增幅均在50%以上,去年的業務量達到140多億件,全行業收入超過2040億元,並已成長起中郵速遞、順豐、“三通一達”等全網員工超過10萬人的領軍型企業。 “小包裹”幹出了一篇大文章。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快遞業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黑馬”角色盡顯,各類企業和社會資本扎堆進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説,快遞業已經成為關係百姓民生、服務生産生活、優化結構調整、點燃消費熱情、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 “做大”有待“做強” “黑馬”需成“駿馬” 但也必須看到,在持續高速增長同時,快遞業“成長的煩惱”越來越凸顯。 比如,同質化競爭嚴重,對電商件依賴過高,高附加值的服務産品培育滯後;價格戰持續多年,一些快遞公司“賠本賺吆喝”;服務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投訴時常成為熱點;違規寄遞、“帶險上路”時有發生,快遞安全仍暴露漏洞,等等。 “快遞業依靠低成本支撐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傳統行業的空間正在被迅速壓縮。中國快遞必須儘快實現提質升級。”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説。 另一方面,圍繞快遞的制度、體制上的瓶頸性問題也逐漸暴露。 比如,末端派送難困擾行業已久。《快遞》雜誌去年在100多個城市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以上的城市對快遞配送車輛實行限制政策。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呼籲關注叫停電瓶三輪車對快遞帶來的不良影響,“政府部門不能一味封殺”。 “目前,一是要‘拆籬笆’,破除行業發展的障礙;二是要‘送東風’,從政策上為快遞行業提供更多動力。”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説。 可喜的是,政府層面的支持正越來越給力。 中央層面,去年以來,快遞業連續兩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部署。地方層面,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約一半省區市出臺了扶持快遞業發展的措施。 例如,上海就促進快遞業發展出臺了13條舉措,涵蓋了發展總部經濟、加強用工培訓、規範車輛通行等多個方面。比如,為破解車輛進城難,上海已制定快遞專用車輛的技術規範,相關車輛截至目前已交付使用近1000輛。 “一方面加強監管、確保平安,一方面加強引導、塑造快遞行業發展良好環境,持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説。 創新引領中國快遞開啟新征程 3月19日,圓通速遞攜手菜鳥網,開通上海浦東-韓國仁川-青島-香港-上海浦東國際航線包機業務,打通了又一條跨境快件通道。 “中國的快遞要想走出去,就必須要飛起來。”圓通董事長喻渭蛟説。 跨境網購的興起,正推動中國快遞不斷“出海”。放眼看,順豐、“三通一達”、宅急送等近年來在海外頻頻落子,服務網絡已延伸至東南亞、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地區。 從網絡佈局看,中國快遞未來的增量,除了“向外”,還來自“向西”、“向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國內農村快遞網點已發展到近5萬個,鄉鎮覆蓋率提高到50%以上。農村快遞市場全年快遞包裹量超過20億件。內蒙古、河南、四川等地還專門出臺快遞下鄉政策。 從業務領域看,快遞業與其他各類行業將更加呈現交織互滲、協同發展的態勢。比如,2014年以來,順豐將數千家凸顯O2O模式的“嘿客店”直接開進小區,引發業內關注。3月25日,韻達快遞和上海良友便利連鎖簽約合作,消費者在網上訂購的東西無需到快遞公司週轉、分揀,而直接由快遞員從便利店取件送上門。 韻達快遞董事長聶騰雲説,隨著“最後一公里”乃至“最後一百米”派送環節的突破,各種新業態、新領域將不斷涌現,為快遞服務開闢新的戰場。 環顧國內,在餐飲外賣、食材配送、校園快遞、眾包跑腿等領域,一大批創新性的快遞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此外,以服務“智慧生活”為核心的智慧快遞,也成為各類企業競逐的陣地。 “可以説,快遞業已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舞臺。”中國快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惠德説,將來中國的快遞業會成為行業結構優、技術含量高、國際競爭力強、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性産業,前景不可限量。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