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快遞員們要準備好繫緊鞋帶跑得更快才行了——一大波外資快遞員即將來襲。當然,要快的並不單指速度,現在我們的政策正有意緊張兩撥力量之間的競爭氛圍。 最新的動態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在24日決定全面開放國內的包裹快遞市場,向符合條件的外企發放業務牌照。在這之前,國內的快遞業務只是在主要城市對部分外資企業分批開放。 截至目前,UPS和FedEx等外資快遞巨頭已經在華鋪有少量國內業務,比如FedEx有58個國內城市的業務執照,UPS也達到了33個。儘管它們少有披露業務規模,但都將中國視為其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新政策將很大程度上幫它們掃清在華擴張的障礙。 這可能會造成一些擔憂。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發展迅速,業務量也在以5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並形成了主要以EMS為代表的國營企業和以順豐、“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民營企業掌舵的格局。但現在,有觀點認為對外放開會損害那些還在粗放階段的國內企業,並擔憂未來可能的掌舵格局轉變。 擔憂大可不必。這裡有一個反事實的無情邏輯,若中國對外企表現出克制,則可能建立現代物流服務業的改革動力與經驗獲取也要打折扣,結果還是會讓粗放企業無法快速成長——而整個中國宏觀經濟也不能更好享受流通體制改革帶來的提質增效。畢竟,我國的GDP成本長期過高,以快遞業為領軍,推動整個物流業的優化與升級,越早越好。 看起來,用開放倒逼快遞業更好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雙贏選擇。而近期以來,政府層面對物流配送、快遞行業的發展也正在加深關注。今年春節前夕,李克強總理赴陜西考察期間,曾專程前往順豐;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也提及要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在同月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李向外企承諾,會更加廣泛、有序地開放市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9月中旬,考察上海自貿區時,李也曾專程前往外高橋物流中心,並對其的創新實踐表示肯定。在這根時間軸上,政府對快遞業寄予的厚望與支持已經十分明確。 順豐曾向總理表示,“要超過Fedex,做世界級的快遞公司!”當然,在現實與目標之間,還必須需經過較量的門檻。國內快遞市場目前的主要矛盾仍是供給遠遠小于需求,短期內外資企業的競爭將不會過於激烈。要想真正了解彼此的長短板,可能要等到真正正面交鋒的那一天。我們還要在時間上,給出耐心。(張曉赫)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