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搶救修復一批見證漢藏團結的歷史遺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7 08:59 來源: 西藏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春日的午後,古城拉薩,陽光透過雲層,灑滿大昭寺廣場。金色陽光下,轉經道入口處的“唐蕃會盟碑”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碑面上的文字成為漢藏團結的歷史見證。

唐蕃會盟碑又稱“甥舅會盟碑”或“長慶會盟碑”,至今有1000多年曆史。史料記載,從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間的會盟達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會盟碑,記載的是第8次會盟的盟文。歷史記載,此碑立後,唐蕃之間紛爭宣告結束。

西藏文物局局長桑布介紹,上世紀80年代之前,唐蕃會盟碑並未被封閉于圍墻之內。朝佛的信徒將酥油抹于碑面,貼以錢幣,祈禱太平康樂。後來,為了保護這座見證漢藏團結的歷史遺跡,文物部門在會盟碑四週砌築圍墻。2013年,作為拉薩重點文物保護的一部分,唐蕃會盟碑修復工程正式啟動。

如今,碑身已略有風化,但所鐫藏、漢碑文尚能辨認:“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

桑布説,唐蕃會盟碑是西藏重要的古文獻之一,也是研究唐蕃歷史的重要文物。碑文反映漢藏兩族“歡好之念永未沁絕”,表達了漢藏曆史悠久的親密關係。

近年來,一批見證漢藏團結的歷史遺跡在西藏相繼得以搶救和修復。

作為拉薩老城區56座古建大院的重點修繕項目之一,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復原工程于2013年初正式啟動,7月開始免費向社會開放。

駐藏大臣制度是清朝實施的重要治藏制度。同治7年的《英國外交大臣就傳教士在拉薩傳教事外交照會》、光緒14年9月12日的《升泰就領土爭端事致印帶兵英官函》、光緒21年4月的《亞東關稅務司就亞東關務事致駐藏大臣奎煥照會》……一張張歷史官函記載著駐藏大臣制度建立的185年間裏,138名駐藏大臣為邊疆鞏固所作出的努力。

2012年9月,拉薩“民族團結月”活動期間,修建於1792年的拉薩關帝格薩拉康(簡稱拉薩關帝廟)維修工程全面竣工,前來朝拜的各族群眾絡繹不絕。因關帝形象與藏族史詩中的英雄格薩爾王非常近似,藏族人將此廟宇稱為“格薩拉康”,即格薩爾神廟。

桑布指出,格薩爾神廟是漢、藏共同抗擊外來侵略、保衛祖國神聖領土的歷史遺存,也是研究清政府在西藏施政用兵行使主權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在距離拉薩市區千余公里外的邊境縣吉隆,相關部門已開始對乾隆年間清軍反擊廓爾喀侵略者的遺址、清軍大墓,以及福康安大將軍為紀念驅逐廓爾喀人大獲全勝而親筆題寫的“招提壁壘”牌匾等進行修復。

桑布説:“藏族諺語有這麼一句話,‘相親相愛,猶如茶與鹽巴;漢藏團結,猶如茶與鹽巴’,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團結歷史遺跡,充分印證了漢藏團結的史實。”(記者 黎華玲 索朗德吉)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